目前梧州市内的最低工资标准为670元/月,在劳动力市场,不少工厂招聘工人开出的底薪都是这个数目,加班费则宣称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但实际情况还是有出入,”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水平、员工生活水平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原始水准。不少企业对一线工人缺乏基本的尊重,甚至随意责骂、开除工人,扣押身份证、工资等。”有关人士分析,虽然一线工人在鞋厂、制衣厂会有七八百甚至上千元工资收入,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加班工作情况,经常加班,很少休息。如果把工人的收入按8小时工作计算,实际上只有六七百元甚至更低。这样的工资水平难以吸引生活压力较轻的年轻打工者。”
不仅是工资问题,还有用人企业对一线工人的管理水平和配套细节也是留住工人的关键。劳动部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曾经有某电子厂提供的员工宿舍居然是12人的三层架床,员工们入住后意见较大,尤其是住在第三层的员工更是感觉无法正常生活,导致员工流失严重。
提高工资增加对工人感情投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求职高潮来临前除了组建招聘队伍外出大规模招工,更多的企业也在微调自己的员工政策,放宽用人标准,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部分企业已与劳务输送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或联系中专类学校进行批量招聘员工。更多的企业通过发放奖金、补贴车费等措施鼓励员工回家带亲戚朋友过来。为减少员工流失,一些企业还通过增设了绩效奖金、发放夜班津贴等方式,将一线工人的平均月收入保持在800元~1300元,有些大型企业普通工人月工资还达到1500元。而且企业在提升薪资方式上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变通。与以前简单加薪不同,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采取了激励机制,所提工资部分多是针对绩效,如上调加班费、奖金等。
“虽然底薪没有提高多少,但是我们大力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增加了对他们的感情投入。”一家电子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企业不仅在工厂里增设了24小时的热水供应,还开设了员工阅览室、运动室和网吧等设施,“以便提高对新生代年轻劳务工的吸引力。”
针对目前的招工难状况,企业除了设立各种奖金、更新各类生活和娱乐的配套设施等外,还有意识地提高订单的效益。这些企业在接单时尽量选择高利润的优质订单,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员工来创造较高的效益,也让员工获取更高的加工收入。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出现的招工瓶颈着实逼着企业改变用工观念。有的企业也开始以新观念看待农民工问题。如位于苍梧工业园的一家电子厂,几年来不但每月准时发薪水,主动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而且实行三班倒制度,为不愿加班的一线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厂有制度:邀请每位离厂的员工就厂方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给普通员工参加厂务管理的机会。。
建立农民工中介公司累积资源
但也有人认为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的招工困难是“虚假困难”,领取广西经纪人资格证多年的邓松阳认为,梧州还有相当充裕的劳动力打算求职,他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等,而且梧州的用工单位普遍宣传不足,当前还有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不清楚梧州存在如此多的空缺岗位。
“就拿我在藤县的老家来说,村里五分之四的青壮劳动力都在广东打工,没有一个人在梧州打工,很多人以为梧州的工资还处于几百元的水平。今年他们很多人也打算继续到广东找工作—他们根本不知道梧州不少企业也提供岗位,而且待遇已经接近广东。因为缺少权威的信息渠道,而且已经习惯了广东的打工氛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地缘亲近,因此他们找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去广东而不是留在梧州。” 邓松阳表示梧州缺乏正规的农民工经纪或劳务中介公司,虽然目前有多个厂家在大量招聘工人,但厂家招人是跟生产周期有关的,用于招聘的精力也有限。而且每个厂家需要的人可能不同,因此厂家招聘往往各自为政,没能建立长远的招聘机制。联合带队出外招聘只能是应急策略,效果难以持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实目前梧州还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但是市面却缺乏专门的机构去发掘和累积。而在广东的一些厂家,已经使用这个模式多年。一定的期限内,由专业的农民工经纪人累积农民工资源,以便在需要时迅速提供给厂方。同地方出来的农民工往往天然地喜欢聚集工作,目前梧州厂家流行对 “旧员工带新员工,进厂有奖励”的方式也是源自于这个思路。
而且目前缺工人的企业主要缺的是熟练工,邓松阳认为由于地缘关系有一大帮人已经前往广东打工多年,这些人已有丰富的操作等相关经验,正是目前企业急需的资源。如相关部门出面成立一个中介公司,在每年的春节后、学生毕业前都定期定点地到村内和学校中宣传招聘信息,让这批熟手了解梧州目前的行情,不但可以将熟手们留在梧州,还可把新增的劳动力巩固在本地,长此以往将累积可观的人力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