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市委党校副教授吴瑜倩
谈及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市委党校副教授吴瑜倩饶有兴味地给记者讲述了两段往事。
“1995年,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已经开始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了。我到达广东东莞的那天,时间已经很晚了,可是到处都有公交车,你想在周边哪个乡哪个镇停留都可以。”吴瑜倩介绍说。
“2006年,我去藤县藤北的一个乡镇过春节,回梧州的时候居然等了好几天的车!原本从藤县开往梧州的班车,都跑广东去了。”吴瑜倩说,无奈的他只好改道搭乘“濛江轮渡”回梧,不巧又碰上濛江水位下降,无法过江,“最后只好坐上一辆严重超载的小面包车回到了梧州”。
相隔十余年的两次经历让吴瑜倩体会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必要性,所以,对于梧州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前景,吴瑜倩充满了期待。
“我市的‘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期末我市公路通车旅程要达到3900公里,其中四级公路3475公里,等级外公路425公里,全市600多个行政村基本实现‘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并逐步形成‘村村通公交’的计划,形成大梧州的交通公路网。”吴瑜倩认为,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目前我市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扫尾阶段,这为我市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提供了必须的“硬件”。
吴瑜倩说,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城镇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综合产物,政策上符合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导向,是方便群众出行、旅游的安全舒适的载体。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在制定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案,这是我市促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所具备的“软件”条件。
在硬件和软件都初步具备的情况下,要发展我市的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吴瑜倩认为,在坚持“适度超前、便捷环保、安全舒适、有序竞争、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原则下,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的推进计划。“近期可以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县城搞试点,然后考验进程、总结经验,不要一哄而上。待时机成熟以后,再将试点链接起来,形成大的城乡公交网络。”
专家说法 公交客运一体化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吴海
“2008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为3.3∶1,梧州市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为3.45∶1,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较明显。我市如果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将会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吴海说。
吴海认为,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在理念上是一种突破,它将打破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传统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交通便利后城乡经济的互动才会增多。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一方面会给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探亲、购物、学习带来方便,同时也能方便城里人到乡村去探亲访友、观光旅游,从而促进城乡资源、人员的流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考虑,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涉及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公平。城乡居民在权利和义务上是平等的。然而,长期以来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上的待遇却不尽相同,国家给了城市公交很多的财政补贴,给农村客运车辆的补贴相比起来少了很多,使得农村群众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舒适安全的乘车待遇,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促进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