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全国“两会”日程过半,各人大政协代表们提出的“高龄津贴” 、“房价”、“药价”、“大学生就业”等民生关键词引发不少市民关注,不少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大会的各项信息并各抒己见。
本报3月11日报道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80岁老人可享受高龄津贴的消息,退休多年的何先生看到报道后深感安慰,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他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希望有更多政策惠及他们这些高龄老人。“我们最关注的是药价什么时候能够确实地降下来。”何先生表示:“我们养老院天天都在播放两会的节目,就是想看看有什么政策与我们这些老年人有关。”
何先生所在的养老院负责人黄女士也注意到了今年两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她表示目前市内的养老事业虽属朝阳产业,但因为社会上存在“护工低人一等”的偏见,导致养老院很难吸引拥有专业护理技术的人才进驻。民办的养老院常年面临着招工难的困境,而且受资金的制约较大,她希望国家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予行业一定的倾斜和扶持。
去年毕业于桂林旅游专科学校的小李,大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的工作,她表示自己可能会选择回校考研:“今年我们这些无车无房的‘蚁族’群体也得到了代表们的关注,我感觉要解决就业难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在此期间,我只能通过深造自己来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
一家国有企业的内勤人员小陈说:“目前我的工资扣除社保医疗三金后只有1000块出头,比我父母的退休工资还要低,看到‘两会’上一清华教授表示目前年轻人的社保份额承担过重,影响了内需的扩大,我也深有同感。” 小陈表示年轻人人要能挣钱才敢花钱,希望“两会”过后国家能够制订相关政策,适当提高在职员工的待遇。
家住河东老城区的市民李先生则表示:“我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让我们都买得起房。如果房价继续上扬,我们这些中低收入的群体很难买得起房。而没有房子,成家立业的梦想就更无从谈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