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赖新云) “尽管天天做模拟题,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来,看来考重点大学是没有希望了。”昨天上午,手拿一沓模拟试卷的高三学生刘佳(化名)皱着眉头向同学诉苦,言语中满是失望。面对刘佳迷惘的眼神,她的同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这是记者在梧高附近看到的一幕,眼下距高考不到百天,高考也成为家长和学生关心的话题。“以前还没放假,他就念着放假,一到放假就急着出去玩。可今年放假,他却像平时放学那样,把自己锁在了房间。”家住河东的黄女士道出了心里的苦闷。
黄女士在梧州工业园区某企业工作,儿子小宇今年读高三。在黄女士的印象里,儿子虽然调皮,但学习成绩还不错。然而,进入高三后,她觉得儿子变得孤僻起来,一回到家总爱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到了吃饭时候还得大人“三请四叫”。“以前每次考试过后,他都会把考卷拿回来给我们看,可到了高三,得我们仔细询问,才能知道他的成绩”。
面对儿子不升反降的成绩,黄女士深感忧虑:“要是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到高考。”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宇的这种情绪表现具有高考焦虑症的特征。进入高三后,学生的娱乐、运动时间大大减少,超负荷学习造成学生用脑过度,加上过度的高考压力和枯燥的学习任务,很容易造成高考焦虑症。“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而过高的期望值,可能导致与期待相反的结果。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与家长的忧虑相比,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当前的就业形势那么严峻,只有考上好大学、好专业,就业才会有保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已成为许多高三学生的共识。为了实现自己的“好大学”梦,许多高三学生自己“锁”在了书桌前,即便是课间十分钟,他们也选择留在教室里复习。
“我每天都在背单词、做习题,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平日里最大的放松就是到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模拟题。”刘佳表示,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连上洗手间都要拿本外语单词,基本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面对学生们“繁忙”的学习状态,许多父母选择了为孩子购买营养品,以“补血”、“补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心。
对此,梧州高中副校长、语文特级老师许冰表示,备考过程中,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不会影响复习,还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切不可因盲目进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复习的正常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