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黄东荣 通讯员 欧启光 李俊星) 3月16日,记者在冰泉冲及毗邻地段地质灾害综合整治范围内走访发现,该冲内的排水设施不完善,存在很多隐患,冲内许多居民都希望能通过此次异地搬迁,改善居住环境。
走进冰泉冲内,从冰泉东路拾级而上,各种大小不一的小明渠排水沟随处可见,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都是通过这些窄小的明渠完成。走在窄小的通道上,会不时闻到污水发出的恶臭味道。家住冰泉西路上级一里的梁阿姨说,整条冲内的排水设施都是居民在房子建设初期自建的,很多都是明渠,上一级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是往下一级排放,排水沟经常会产生积水,容易发出各种臭味。家住冰泉西路61-2号的姚钊明回忆说,在2007年,流经他家门前的排水沟发生了堵塞,气味十分难闻。他打开排水沟的盖板检查时吃惊地发现,房子下面已形成了一个近三米宽、两米多深的大窟窿,房子的基础也被冲刷掉了约三分之一。后来在社区居委会和市政局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加固基础和改建排水沟,房子的危情才得以解除。但是,房屋另一边有一条40多厘米宽的排水明渠,污水的臭味还是经常能闻到。虽然自己现在住的房子还算稳固,但姚钊明表示还是希望借此次综合整治的机会搬迁,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市政管理局市政管理科负责人李小明介绍,目前冰泉冲及毗邻地段综合整治范围内的排水设施存在四个方面的隐患:一是排水设施不系统,居民建房时没有统一规划整条冲的排水系统,二级、三级以上的排水设施既小又乱,且还是明沟;二是排水设施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已严重老化;三是排水设施标准低,一旦连续下大雨两三个小时,上山的通道就会成为排水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民房安全;四是一些居民在改建房子时,占用了原来的排水设施,使本来就不系统的排水设施更加不堪重负。
据了解,目前整个冰泉冲内只有一条宽一米多的排水渠,其余均为窄小的明渠。李小明说,近年市政管理局也已制订过改造冰泉冲排水设施的总体规划,但由于投资额巨大,加上用地和施工要涉及较多房屋,改造工程一直未能实施,只能是发现有隐患时作局部整改。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耗费人力物力不少而收效不大,因排水设施不完善而威胁到居民房子安全的突发险情每年都有几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