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曾燕)近段时间,不断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植树节时,不少单位和家庭跑到山上去植树、护绿,对身边的绿化却随便破坏。”对于身边毁绿的行为,市民呼吁不妨多爱护身边的绿地。
绿化带变菜地或水泥地
住在工厂二路上冲的陶成达老人,今年74岁,他一直在关注环保。“我走了市区许多小巷,情况让人吃惊,原本有绿化带的如今都不见了。”他痛心地说,两年前,附近的路面改造,将绿化带移走,变成了水泥路。陶老认为,一些主干道因拓宽移走绿化带,那是为整体通行考虑,但一些小巷里的绿化不应随便破坏,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
记者在市区部分小区走访时看到,很多小区尤其是旧小区,都存在绿化带被蚕食或管理不善现象。如在龙骨路、步埠路、上冲、下冲等老旧社区内,绿化带里的植物,很多都成片地消失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泥土,有的车主还将车子开上绿化带。在上冲社区,绿化带里杂草丛生,很多树木枯死,显然这绿化带很长时间没人打理。“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了。”住在上冲社区的钱先生介绍,因为没人打理,绿化带里的植物基本都枯死了,有些居民还在绿化带上种菜或是倾倒垃圾。
老旧小区绿化不达标
对于老旧小区绿化问题,园林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梧州市的新旧小区绿化发展不平衡,老旧小区的绿化情况不容乐观。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小区绿化有规定,小区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绿地指标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人,小区不低于1平方米/人;同时绿地还要有充足的日照时间,满足居民区活动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绿地应满足不少于1/3的面积在标准的日照覆盖范围之外。绿地空间应包含一定数量的活动场地(如儿童游戏场),并布置坐椅、铺装地石等设施,以满足居民休息、散步、运动、健身的需要。目前老旧小区是全市小区绿化的薄弱环节,相对于这些规定标准,梧州市的一些老旧小区里,绿化率不高,达不到标准。许多地方树木、草坪被破坏以后,得不到及时的补种、补栽。
据了解,小区绿化面积在小区建设时须经过规划等部门的论证和批准,而且绿化带也是全体业主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小区部分居民和社区等均无权擅自将绿化带变更成停车位或道路。如果小区确实因停车或通行等需要而改造绿化带时,必须经业主委员会召集业主代表开会通过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