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细碎乌黑的农家六堡虫屎茶、片状的农家老茶婆、结成秤砣状的35年老茶……春茶节前夕,记者发现在鸳江丽港、水木蓝山等茶商聚集地,均已有多个商家出售这些风味各异的农家六堡茶。随着六堡茶的重新复兴,采用传统制作方式的农家六堡茶也渐渐在市面打响了知名度。
当代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教材《茶叶加工学》一书中提及:“六堡茶是广西的特产,因源于苍梧县的六堡乡而得名,加工工序分原料生产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精制工艺流程:原料毛茶→筛、风、揉→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压萝→晾置陈化→灭菌→成品包装。”资深茶迷彭先生认为,由各大产茶厂家生产,经过全套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和精制工艺流程生产的六堡茶,一般称为“现代工艺茶”,也可称为“厂茶”。而农家六堡茶即指只经过鲜叶、杀青等加工工序,完成了“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并没有进行蒸茶与渥堆等步骤的茶叶,多由茶农自行生产,这类茶更适宜称之为六堡茶的“原料毛茶”。
“我们协会是最早开始销售农家六堡茶的组织之一,从2008年一家农家茶展览馆兼销售点开始做起,到2009年合作社已经在全市开了9家农家六堡茶的专卖店。”农家六堡茶协会会长黎坚斌介绍,这批六堡来的茶商称自己的茶为“农家六堡茶”,并成立了相关的协会与合作社,致力于推广与销售用传统六堡镇制茶方式生产的六堡茶。在鸳江丽港,记者找到了农家六堡茶的大本营——农家六堡茶展示馆和文化长廊,协会成员在里面展示了收藏多年的农家六堡茶和部分传统的制作工具。
黎坚斌表示:“农家六堡茶这个名号是我们刚开始卖茶叶时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只是为了与梧州茶厂等厂家生产的六堡茶作出区别,因此名字不算很规范。但由于我们制茶都在苍梧六堡镇,因此现在希望通过展示农家六堡茶的原料和以往的成品,更直观地向顾客介绍茶叶的产地和制作特色。”
而不少兼售“厂茶”和“农家六堡茶”的茶庄负责人则透露,两种六堡茶从各个方面的差异都相当大,因此才必须有一个概念来区分两种六堡茶。但其实两种六堡茶各具风味,拥有不同的消费团体。“如果没有几个现代工艺茶厂所做的六堡茶推广,六堡茶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农家六堡茶的推广也就无从谈起。”茶商黄先生表示。
六堡镇茶商陈伯昌认为,这两种六堡茶各有卖点,在市场上可以“同名”共存,相辅相成。陈伯昌表示:“虽然都叫六堡茶,但是两种茶叶在制作工艺和原料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如农家六堡茶的茶汤根据年份不同颜色渐深,而厂茶的茶汤则一般均是琥珀色等等。但这些区别是历史在不同年代对制作方式作出的不同选择。”
也有茶迷认为两种六堡茶的区别类似于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普洱生茶是指采摘茶叶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普洱熟茶则是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生茶所冲泡出来的水是青绿色,熟茶冲泡出来才是金红色,这些特点均与两种六堡茶的区别甚为相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