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效应渐显引来央视关注
“今年春节刚过,园区便陆续迎来了几批客商。可以说,园区的招商效应开始逐步显现。”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管委会招商部部长甘剑波说,“如今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名气越来越大。我们到天津、江浙一带参观考察,很多客商都表示早有所闻。”
事实上,随着初具雏形的园区产业效应明显增强,园区也引起了各地的广泛关注。自园区开工以来就有中央电视台、羊城晚报等30多家境内外知名媒体纷纷报道循环经济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做法,称园区的建设是“再造一个苍梧”,“循环经济将在此崛起”。
覃汝胜认为,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打造成铜铝再生资源拆解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专业特色园区的定位,为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园区管委会、项目业主以及市县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效益、有规模的拆解和深加工企业。”
据了解,园区管委会主动出击,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宣传园区的优势、优惠政策,给客商更大的信心。梧州市瞄准珠三角,特别是广东南海市从事进口废七类拆解加工产业需要转移,这一类企业需要对接的机遇,组织专门的招商队伍奔赴广东,与南海再生资源协会进行对接、协商、沟通,双方进行了近十次的洽谈,达成了共识。
此外,园区制定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印制了3000多本园区宣传推介资料,策划了一系列的招商活动。一揽子招商举措的“重拳出击”,扩大了园区的知名度,让人们看到一个商机无限正快速崛起的新苍梧,使园区招商引资显示出充沛活力。
目前,园区入园企业已有16家,还有20多个在谈项目。预计今年新增入园企业要达到15家,其中深加工企业2家,投资额超亿元企业2家。
“园区是否有活力看运作,园区能否壮大发展看招商。”覃汝胜认为,园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仍在于招商。尽管目前招商初步取得一定效应,但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今年,园区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力度,保持高标准招商,积极引进规模以上深加工企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