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祝琳) 清明节即将来临,市民群众祭奠先人的活动也将陆续开展。然而,当前我区正面临严重的旱灾,森林防火的压力极大,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选择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旱救灾,过一个“低碳”的清明节。
清明节拜祭扫墓时,人们习惯燃放鞭炮、焚烧香蜡纸钱等,不但容易引发山火,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当前,我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防火形势相当严峻。今年清明节,许多市民都表示会尝试鲜花、植绿等祭扫方式,尽量减少拜祭用火。在大学路的几家花店,门前摆满了祭拜用的菊花、百合、康乃馨等花束,前来预订或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梦忆花艺店的店主表示,向先人敬献鲜花已逐渐成为主流的祭拜方式,每年清明节都有大量市民前来买花订花,花店也会提前准备,适当增加进货以满足市民需求。
除敬献鲜花外,其他环保祭扫方式如植树栽花、网上祭奠、开家庭追思会等也广受市民欢迎。小学教师黄炳茂介绍说,祭拜先人重在缅怀,扫墓活动不必铺张浪费,可以改为植树等方式,一来可以寄托浓浓的哀思,二来可以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年逾花甲的许振桦也表示,用鲜花、植绿替代焚烧纸钱、冥币,用鞠躬、献茶替代跪拜、磕头,或者摆些水果、点心等食品,祭扫完了还可以吃,既环保又不浪费。
自从实行清明节小长假后,人们扫墓的时间相对集中。据市民反映,以往每年清明节,市殡仪馆对出路段经常出现大塞车,在人车流高度密集的同时,狭窄的路面两旁还密密麻麻地停满各种车辆,道路拥堵不堪,对祭奠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一定影响。为避免扎堆扫墓出现交通大堵塞,有关部门呼吁,市民最好选择错峰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多乘公交车、步行或骑自行车,既可节约资源,利于保护环境,又可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