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颖)从4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西江梧州水位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市水文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排除西江发生洪水的可能,相反各相关方面仍要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准备,切忌思想麻痹大意。
4月2日已经是进入汛期的第二天,西江梧州水文站测得当日8时水位为1.92米,仅比今年2月23日出现的建站11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1.6米高出32厘米。而流量则只有796立方米每秒。“进入汛期后,西江梧州水文站水位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偏低,流量则偏枯”,广西水文水资源局梧州分局总工程师李创生说。
据分析,受到云、贵两省和广西区内部分地区连续大旱,以及去年10月开始的流域调水等因素影响,西江水位从去年11月份开始持续下降。而进入今年二三月份以来,梧州辖区降水量偏少,使得西江梧州水位偏低的情况持续到了汛期。
“虽然今年进入汛期后,西江水位依然偏低,但不可就此排除今年主汛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李创生说,从历年西江发生洪水的情况看,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孟加拉湾的暖湿气团向内陆推进,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碰撞,在云南、贵州、重庆、广西等地形成大面积降雨,从而形成西江洪水。这股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团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最为活跃。尽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股暖湿气团一直没有活跃起来,但按照规律来看,它有可能只是推迟了活跃的时间。
另外,台风也是造成西江洪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历年情况分析,台风一般从北部湾经过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区向我市推进,或者从广东省阳江市登陆后向内陆推进,形成桂北、桂中等地大面积降雨,从而引发西江洪水。
李创生认为,今年主汛期西江是否会发生洪水,需要看这些气团、台风等影响因素在未来的活动情况。由于目前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仍未解除,并且可能形成洪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相关方面在思想上仍不可放松,要做好防汛抗旱两手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