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徐希庚)清明假期的前两天(即3日和4日),前往八公里和松鹤园祭祀先人或搬迁先人骨灰的市民,他们均获得了优质的服务,选位缴费办证没有排队现象。但由于搬迁骨灰的习俗影响,也给公共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从现场情况看,4月3日约有5000多市民前往八公里和松鹤园祭祀先人,并迁移了300多个骨灰盒到松鹤园寄存;4月4日,前往新旧殡仪馆祭拜先人的市民增加了一倍,迁移骨灰盒的数量却还是300多个。据松鹤园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在八公里的时候,最多人去祭拜的一天,人数接近5万人,现在节前拜祭先人的居民少,就意味着清明节及4月10日、11日,会出现祭祀高峰。
由于4月3日、4日没有出现祭祀高峰,加上预先准备的停车场难以使用(刚开辟好的平地,受到雨水的浸泡,变得到处都是泥),松鹤园方面允许各种车辆进入,并派专人指挥,既方便了群众,也保证了园内交通的通畅。而且,松鹤园租用的4辆巴士和自有的2辆中巴,集中为从旧馆搬迁骨灰盒到新馆的市民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群众。珍宝巴士公司的调度人员,一直坚守在松鹤园门前,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加密专线车的班次,保证不出现拥堵的情况。
此外,消防车和医护人员也按照预案,在八公里和松鹤园待命。
由于传统习俗,市民群众将每个骨灰盒搬迁时,都有一支或几支香跟随。点燃的香和祭祀用品(特别是爆竹)同时被带上公交车(或松鹤园的中巴),使得车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据珍宝巴士的驾驶员介绍,原本公司要求,爆竹和点燃的香烛是不允许上车的,所以他们驾驶人员只能要求市民必须把点燃的部分伸出窗外;由于部分群众认为开窗冷,把窗关闭后,车内的香烟已经熏的司机睁不开眼了。至于爆竹的问题,各驾驶员认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处理,知道某个居民带有爆竹,就要求他不能上车,但由于爆竹多数装在袋中,驾驶员没有权力检查,使不能带烟花爆竹上车的要求形同虚设,希望有权力管理的部门制定完善的政策,来确保烟花爆竹不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