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报讯(见习记者 梁燕如)“最便宜的绿豆也要卖到7元一市斤!”市民黄先生对绿豆如今的售价很是吃惊,更有市民提出疑问:现在蔬菜肉类的价格都相对稳定,为什么豆类却涨价了?4月8日,记者走访梧州市区部分豆类零售商及物价、农业等部门了解到,豆类价格上涨与旱情无直接关系,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大塘市场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干豆类进货价格普遍上涨,我都不敢进货了。”记者看到,该商铺的豆类标价牌上都出现了修改痕迹。老板说,近几个月来,豆类价格一直在上涨,赤小豆原来卖5.8元一市斤,如今涨到8元一市斤;红豆3.5元一市斤,如今要卖6元一市斤;薏仁从9元一市斤涨到15元一市斤。“现在绿豆进货价也要7元多一市斤,估计零售价要8元左右。”老板表示。
记者随后在多处零售店发现,部分零售商的绿豆零售价定在了8元到9元一市斤。某商铺老板张青兰告诉记者,本市的绿豆多是从外地进口,可能是西南地区大旱使得豆类减产,导致豆类涨价。她说,不少批发商预测,豆类价格将会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持续上涨。
记者从市物价局价格调查科了解到,豆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可供销售的豆类减少,但是需求持续旺盛,就直接导致豆类价格上扬。价格调查科的工作人员认为,豆类价格上涨也不排除是商家囤货待售等销售行为所致。
梧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科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本市出售的豆类部分是本地出产,也有从外地购进的。但眼下市场上出售的豆类多为去年上半年收成的产品,受旱情影响不大,此时豆类售价偏高,可能是商家预测旱情将会影响豆类未来的收成,因此囤积待售。该负责人表示,此次豆类涨价将激发农民种豆的积极性,但在新豆上市之前,豆类价格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