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日前,我市又有两名党外干部通过提名推荐,拟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据了解,在我市像这样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外代表人士,有不少已被纳入党外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库,其中更有部分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自2006年党委换届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新一代党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先后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不断优化党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建立一整套党外干部的培养、储备、选拔、任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实现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从“机遇型”向“机制型”转变。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标准,把握好群众公认、所在党派提议、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这一环节,完善选拔与任用模式,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时,做到党内党外干部一视同仁。
此外,我市积极还从拓宽选拔渠道,强化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教育培训基地,成立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基地入手,努力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先后有152名党外优秀年轻干部被纳入后备人才库。去年12月,挂职锻炼的3名后备党外干部在市直机关12个副处级干部岗位竞选中,获得了进入前两名的好成绩,其中2人已获得任用。
据了解,2006年底党委换届以来,我市共提拔使用了25名副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市级32个政府工作部门配备11名党外领导干部,比例达34%。同时,党外干部担任职能部门中正职、副职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得到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的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