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陈晓雯)记者昨天从市卫生部门获悉,今年1月1日至4月12日,我市累计出现手足口病病例195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18%,目前住院病例数8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全区14个地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我市的疫情相对平稳。
专家分析,手足口病病毒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在急性期内可造成全身器官损害。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多发,农村病患重症多、死亡多。往年的手足口病一般发病高峰期是在5~7月,而今年3月已经开始有多例病例出现,4月进入高发期,呈现早发、高发的特点。目前,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并呈低龄化的趋势,5岁以下发病占总病例数的90%,3岁以下占80%。由于今年的病毒有所变异,我区的重症病人病毒多为EV71,无明显的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致使误诊病例增多。
市卫生部门要求,现在正值春夏交接的季节,传染疾病易于传播和流行,手足口病的疫情可能呈扩大流行的趋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尽量避免死亡、重大病例的发生。从4月14日起,我市将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加强监测,每天上报前一天的有关信息。
鉴于该病高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卫生部门联合有关部门督促托幼机构落实晨检、消毒、疫情报告和隔离治疗等措施,一旦发现疫情,严格按照防控工作方案处理。针对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急发展快的新情况,卫生部门在近期将对医务骨干进行强化培训,提高病例早期识别率,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同时,及时做好救治药械贮备,力争为每一个县(市)配备一台儿童呼吸机,严禁没有儿科资质的医疗机构收治手足口病病例。
专家介绍,市区主要以市工人医院、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妇幼保健院为主要诊治手足口病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就能及时救治,防治疫情的扩散。卫生部门还将在近日向公众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为群众解疑释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