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市古钱币学者余天佑在讲座中展示宋代梧州元丰监铸造的钱币。当日,宋代梧州元丰监及其铸币讲座在市委综合办公大楼内举行。我市古钱币学者余天佑讲述了宋代梧州元丰监的铸币历史和保护现状。本报记者 何鎏/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颖)“梧州元丰监是宋代江南12大钱监之一,目前保护状况有喜有忧。”4月28日下午,中国钱币协会会员余天佑在宋代梧州元丰监及其铸币讲座上,详细讲解了梧州钱监在历史上的地位,介绍了设立梧州钱监的原因,并就梧州元丰钱监遗址的保护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宋代江南12大钱监中,梧州元丰监排名第九,可见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余天佑说,梧州元丰监的出土文物不仅有钱币,还有当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在同类钱监出土文物中是少见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梧州钱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对于梧州钱监究竟设立于哪一年则存在着争议。余天佑比较同意梧州钱监设立于公元1071年的观点。
至于历史上设立钱监的原因,余天佑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钱币,这就迫切需要设立钱监。其次,虽然梧州的矿物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梧州自古水路四通八达,可以方便从外地运进铸币的原料。而与梧州相近的广西贺州就是当时冶金的重要地方,当地的锡含量在唐宋年间曾占全国的50%。另外在北流和藤县也有铜矿,可见当时梧州铸币所需的原料,更多的还是通过水路从广东运抵。最后,梧州地处两广交界,可“扼两广喉咙”,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理位置。
关于梧州元丰监遗址的保护状况,余天佑认为“既有遗憾,也有好处”。他说,目前对钱监遗址文物的发掘只是少量发掘,知道梧州元丰监遗址确切位置的人其实并不多。据介绍,1965年5月,工人在遗址附近一处工地开工的时候发现了这处钱监遗址。当时相关部门只是仓促地做了一些发掘工作。发掘出来的文物今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及梧州市博物馆。目前仍有大量的文物埋藏在遗址地下。于是,我们至今未能看到更多的遗址文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有利于保护文物不受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