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维修清渠所的覃庆远班长在对市区淤塞的渠道进行清理。何鎏 摄
没有清淤工覃庆远,堵塞的排水渠就无法正常运作他不起眼但却很显赫
他貌不压众,语不惊人,充其量不过1.60米的个子,黑黄的皮肤。29年的风吹日晒在他脸上刻了一道道深深的纹路,让才46岁的他看起来已有50多岁。他太不起眼了,走在梧州街头,你绝不会多看他一眼。可没有他,市内堵塞的排水渠就无法正常运作。
有人说,他是一名清淤工。
4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西环路宝石城对面的一条小巷,他正在此清理一条堵塞的排水渠。
见到他时,他正用一把大铁锤敲松沙井盖,随后用钩子将沙井盖拉开。沙井盖拉开的一刹那,数百只附在上头的蟑螂四下逃散。记者吓了一大跳,他却恍若未见,忙得团团转,一会儿用高压水柱疏通排水渠,一会儿用铲子清理堵塞物……
堵塞的地方正对着一幢居民楼破损的排水管。排水管不断往下掉脏水,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淋着脏水去清理垃圾。就这样,发现哪里排水渠堵塞便及时处理,他一上午疏通了5个点。
记者看着他那湿淋淋的衣裳、脏污的裤脚和满手的污泥,记者已经深切的体会到了他的艰辛。
有人说,他是一个“救火工”。
记者从与他的同事那里了解到,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以便疏通下一个点,他清理堵塞排水渠的速度惊人,而且质量过关。每次清理完后,他都要反复检查几遍。作为一名“救火工”,哪里排水渠堵塞他就去哪里。他说:“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这样,一会河东,一会河西,到处跑。”在他工作的29个春秋里,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清淤工作中度过。
有人说,他是个“排险工”。
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所所长告诉记者,有着29年工作经验的他掌握了各种渠管的性能,对全市排水渠的走向结构有着全面的认识,具有丰富的市政设施维护经验,虽然他仅仅是一个普通工人,但他已经摸索出一套工作方法和经验,对较为复杂的市政设施破损应付自如。
记者想知道的是,他,这个不起眼的清渠工人,在做着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时,该会有怎样一些不为他人所知道的苦恼与欢乐呢?
他告诉我,他确实有过许多苦恼:当他清理排水渠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疏通或修复,市民误解他“光拿钱不干活”时,他苦恼过;他的两个16岁的双胞胎儿子,两人都还在读书,负担很重时,他苦恼过;当他右手食指指头的肉,被沙井盖全部切断时,他苦恼过;还有,一些人看不起他清淤这份工作的时候,他苦恼过。
但是,他说,他感觉到更多的还是欢乐,当他看到自己疏通的一条条排水渠,不再冒水的时候,当他看到他修复好排水渠后,得到市民的感谢时,他便从心底洋溢出欢乐。
他太不起眼了,但他又很显赫,也许很多不起眼的东西,本身就是显赫的。他叫覃庆远,是梧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所清渠班班长,曾先后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政系统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个人;市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记者 曾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