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陈晓雯)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我市医疗卫生领域,卫生部门近期对现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9-2012年)》适当调整,计划在红岭新区、西江南岸高旺片新增大型民营医院各一家,在新兴二路、西环路、竹湾路新增中型民营医疗机构各一个。这将促进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共同协调发展,满足群众看病就医多元化的选择。
据了解,目前梧州市区共有医院15所,其中三级医院5所(包括桂东医院)、二级医院4所、其他医院6所。由于历史沿革的特定城市格局和城区发展变迁,卫生资源的配置调整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造成了新老城区卫生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日益突出。在万秀老城区,三所三级大医院并排耸立,医院间距仅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而长洲区却未设立有大型综合性医院。
随着梧州行政区域调整之后,梧州城市整体发展遵循“南拓、西联、东优、北控”的原则,重点发展红岭区,优化发展长洲区。长洲区成为梧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红岭区将成为梧州市重要的新建成区。这些城区的人口也将随着城区的发展和优化而迅速增加,这就越发显现出卫生资源配置的不足。为此,卫生部门已经着手对医疗资源进行调整,去年市中医院完成整体迁移至长洲区新兴二路新址,形成一所特色彰显的三级中医医院。与此同时,市人民医院将迁址至长洲区三龙片区,目前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各项建设工作正按部就班地投入。
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梧州市区目前仅有民营医院两家,远远未能满足老百姓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因此,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事业,加大民营医院的规范建设,也是卫生部门近年的目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