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晓雯) 近段时间,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潮湿阴雨天气让不少市民感觉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有的还伴随失眠、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症状。随着市民保健意识增强,市中医院、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中医诊所出现越来越多以中医中药调节健康的市民,其中不乏年轻人。
这两天,记者在和平路的某中医诊所发现,排队看中医的市民要站到诊所外面等候,有的还是专程从广东省封开县等地赶来的中医“粉丝”。而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市中医院内科,病人数量也较前段时间增多。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正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候诊的病人,他们表示,西医讲究对症治疗,头痛止痛,但中医中药是辨证治疗,治标也治本,既能治病,又可以调理身体,因此,他们选择看中医。
通常,看中医、参加养生保健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然而,近段时间来,不少年轻人也到中医科就诊。5月19日,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记者看到几名二三十岁的女性正在排队等候,而在和平路的中医诊所,30岁以下的患者占了一半。有的年轻人询问精神萎靡不振,没有食欲,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该如何调养;有的患者因为连续几天失眠,询问医生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希望医生能够开个方子帮助治病调理。据了解,这些年轻人中,大多数并不是因为生病了才找医生,而是在感觉身体敲响警钟的时候,就已经提高了警觉。
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黄强认为,在这个忙碌时代,人们的生存压力大,只有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所以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健康和保健问题,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中医专家提醒,目前正是初夏时节,气温明显增高,雨量也会增多,湿气是一年中最重的时候。市民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年轻人尽量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在饮食方面,有的群众入夏后贪吃生冷食品,这容易伤及脾胃,使得人体为湿邪所困,也不利于热邪的排出。医生建议,应以祛湿为主,最好能多进吃苦瓜、桃、西红柿等清热利湿的食物;此外,新鲜的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