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莫小洪)这几天,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四柳村的村民都在议论一件事:三位梧州青年在东莞见义勇为,与歹徒英勇搏斗而不幸负伤。他们当中有两位就是四柳村人,还是一对亲兄弟。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记者见到了这两位见义勇为青年的父亲,听他讲述儿子的故事。
梧州青年东莞见义勇为 一人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据南方都市报5月20日报道,5月15日晚,在东莞打工的三位梧州籍青年易章生、易章钊、许焙乾,路遇一对情侣被歹徒抢劫,三位梧州青年挺身而出勇追歹徒,不料遭遇7名歹徒围攻。易章生3人被穷凶极恶的歹徒围着一顿猛砍,均不同程度受伤。其中,退伍兵易章生由于身中十多刀,至今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东莞市公安局茶山分局正在积极为易章生三人申报见义勇为奖。而易章钊、易章生为亲兄弟。
身在东莞的这三位梧州籍青年的遭遇,牵动着许多梧州人的心。通过热心群众的帮助,5月21日,记者在梧州见到了易章钊、易章生两位见义勇为青年的父亲易日成。今年51岁的易日成,是六堡镇四柳村的村民,他瘦小黝黑,面容憔悴,农村生活在他额头过早地刻下岁月的刀痕。在采访中,老人家僵直地坐着,言语不多,眼神彷徨。小儿子易章生至今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的消息,让他心如刀绞,却又不懂如何表达。
他默默地看着从东莞传真上来的关于儿子见义勇为的报道,眼睛久久地停留在躺在病床上、还插着吸管的小儿子身上,拿着传真纸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许久许久,老人家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下来。他慢慢地向记者回忆起了两个儿子的一些故事。

见义勇为的易章生
年迈父亲梧州心如刀绞 儿子儿时憨事历历在目
他说,他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妻子以及两儿一女,虽然贫困,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安然有序。大儿子易章钊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中毕业后就主动跟随同村人到东莞打工。最初一个月工资只有600元,但他也坚持每个月寄300元回家。小儿子易章生自小成绩优秀,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生奖状贴满了半边墙。他自小就长得比同龄人高一截,但他并没有“持强凌弱”,反而经常帮助周边的人,是村里一致翘起大拇指称赞的好青年。
易章生上小学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上山砍柴,然后背柴交给学校烧茶水。于是,力气较大的易章生就常常帮助同伴们背柴火到学校。家里的农田不多,农忙的时候,每当他忙完抬头,就会发现自己的小儿子还在忙。原来,他是忙着帮临近的乡亲们干农活,帮田多而劳动力少的乡亲收割水稻。说起小儿子这些哭笑不得的憨事,易日成的声音哽咽了。
2007年12月,刚刚升中专念书不到一个学期的易章生报名去了当兵。在部队的两年,易章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训练的艰苦、离家的愁苦,他从来不多说。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是报喜不报忧。2009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士兵时,他又第一时间打电话把好消息告诉老父亲。想起儿子的乖巧,泪水盈满了老人的双眼。

2009年12月,易章生退伍回到老家,和老父亲一起照料家里几亩新栽种的茶树。适逢农闲,前些日子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到东莞,准备与兄长易章钊一起打工帮补家庭。不料,刚刚到东莞第一天就遇到情侣被劫匪抢劫,他与兄长、老乡一起挺身而出,与歹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对于儿子见义勇为的行为,易日成没有表达出更多的赞许和夸耀,目前他只担心儿子的伤势。他想对儿子说,做好事可以,但也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想起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的儿子,以及对他来说可能会是天文数字的巨额医疗费用,这位几乎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大山里的老父亲茫然失措。临走前,他只是说,过两天他要亲自到东莞去,看望还躺在病床上的小儿子。

另一名见义勇为者许焙乾
据易日成介绍,另外一位见义勇为的青年是苍梧县离埠镇人。
本文图片均由《羊城晚报》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