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图文直击盛业大厦失踪人员搜救现场
■实现突发新闻与梧州市民“零距离”
6月9日下午,来势汹汹的强降雨造成市区多处内涝,位于新兴二路的盛业大厦在建地下车库被浸,两名施工人员因躲避不及而失踪。梧州零距离网站接到报料后,第一时间连通现场,对搜救工作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将最新搜救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呈现给市民。
守通宵只为捕捉首发新闻
9日晚上11点左右,梧州零距离网站的值班电话忽然响个不停,有人报料:“新兴二路的盛业大厦地下车库淹死人了!”
倾盆大雨突如其来时,梧州日报社迅速作出采访安排,利用梧州零距离网进行第一时间报道。盛业大厦突遭内涝袭击时,记者韦世宁正奔走在市区的各个灾害点采访拍摄,全身都是湿透了,还未来得及吃晚饭。接到报告后,世宁又匆匆出发了。
由于内涝刚退,路面积满泥浆,路况极为复杂,到达盛业大厦门口时,韦世宁不慎翻车,摩托车摔坏了,幸好人没有受伤。满身泥浆的韦世宁将车子丢在路边,扛着相机跑到盛业大厦地下车库的入口处马上投入采访拍摄,成为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现场救援工作高度紧张,韦世宁只能通过在旁边观察了解实况,并向围观的其他施工人员打听情况。6月10日零时40分,韦世宁向零距离网办公室值班编辑发回了第一篇关于盛业大厦在建车库失踪人员的报道,并附上从现场发回来的图片。
事故发生后,韦世宁在现场采访拍摄的时间累计超过了十三个小时。
风雨中轮流跟进搜救进展
搜救工作开始后的两小时,梧州零距离网站上就已经出现搜救的滚动实时报道了。这是实习生黄哲全通宵值守的成果。从10日凌晨一点开始,哲全就在事故现场记录每段时期的搜救情况。当时地下车库的水还很多,只有一台抽水机在工作,橡皮艇根本无法进入库内,黄哲全就紧紧跟着搜救人员,在地下车库附近探路找入口,途中不断地进行拍摄和记录。
“冷!”这是网站工作人员黄东莹、莫建有10日上午到现场接班后的第一个反应。当时天空还飘起了雨丝,加上原来的淤泥堆积,现场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黄东莹只能趴在地下车库附近的斜坡边沿上做采访笔录。“上午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搜救进展,下午回办公室发布新闻时,一坐下来,就开始觉得天旋地转,腿也在抽筋。”黄东莹后来回忆说。
优先进入车库直播搜救
在展开全面搜救后,现场记者一直不准跟随进入地下车库。6月11日零时30分,由于水位下降了,现场记者第一次被允许进入盛业大厦地下车库的二级平台,查看搜救情况。覃燕霞和其他媒体记者一起,站在地下车库的平台上看着两艘橡皮艇在库内的水面上划行搜索,忽然,记者的镜头发现了一只疑似人手的东西,马上呼叫搜救队,让他们过去查看,“大家忽然之间都紧张起来,屏住呼吸,以为是找到了失踪者。”覃燕霞后来回忆道:“后来发现这只是一套塑胶手套。”覃燕霞还说,地下车库的空气很浑浊,环境极其恶劣,有许多动物的尸体,空气中有一股浓烈的腐败气味。二级平台的入口高度只有50厘米,记者们都要蜷缩着身体才能钻进去,里面可以站立的地方也很狭窄,高度不足1.65米,途中缠绕的消防管道、地下的淤泥和带钉子的木板等垃圾,给行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各大媒体到现场先找零距离网
由于梧州零距离网站是梧州市唯一一家坚守了两天两夜,进行全过程实时报道的媒体,因此成为了不少媒体的供料前线。《南国早报》的记者表示,他一直关注着梧州零距离网,发现网上报道第九次搜救开始时,就马上赶来现场。广西电视台的记者彭旭才特意留下联系方式,希望零距离的编记人员有什么最新情况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梧州本地兄弟媒体的一些记者到达现场后,也是马上找零距离的编记人员咨询最新进展。
经过将近40小时的搜救,盛业大厦地下车库的两名失踪人员终于全部找到,梧州零距离的图文直播报道也暂告一段落了。尽管办公室里全是一张张倦容,但是大家都只有一句话“零距离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值了!”
(黄祎婧)
相关连接
【直击】盛业大厦失踪人员搜救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