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曾燕)6月2日,岑溪市四个乡镇遭强降雨引发群发性地质灾害,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调查统计中;6月15日,苍梧县沙头镇遭特大暴雨袭击引起了严重的山体坍塌和房屋倒塌,灾情严重……
进入汛期以来,我市由强降雨造成的地质灾害频发。据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00多起。
降雨量大且集中致灾
梧州位于三江交汇之处,汛期长,雨量较大,且多山,地质灾害极易发生。但是,为何今年的地质灾害显得特别严重?
“我们已经做好防灾的工作,但没想到岑溪、苍梧的雨量会那么大!”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科长黄永强表示,近期遭遇暴雨的岑溪市南渡、马路、三堡和天平四镇最大降雨量达250毫米;苍梧县沙头镇的降雨量更是达到了265.9毫米,这些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均超出了气象预报范围。加上汛期以来我市暴雨不断,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山体已水土饱和,土壤松散软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边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黄永强认为,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降雨量大且集中。6月2日,雨带集中在岑溪至玉林一线;6月14至15日,雨带集中在苍梧县境内,雨势不减且移动缓慢。其中,沙头镇6月15日凌晨1点至2点30分的一个多小时里,降雨量就达到了200毫米,降雨强度属历史罕见。
由于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导致河水暴涨,引发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等灾害,继而造成房屋倒塌、道路交通中断。据国土资源局初步统计,在岑溪“6·2”地质灾害中,南渡镇南渡社区3000多人被洪水围困,倒塌房屋488间;6月15日的地质灾害中,沙头镇房屋倒塌4000多间,其他各项灾情还在进一步调查统计中。
避灾关键在于“防”
入汛以来,梧州暴雨不断,给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要求。
“岑溪市、苍梧县发生的地质灾害事故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如何防灾避险。”黄永强说,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灾情,国土资源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健全群防群测体系,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各县(市)区国土部门工作人员要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隐患点和易发区监测人和居民手中,做好解析和宣传工作;当接到连续强降雨或四级地质灾害预报时,要按照要求组织隐患点附近及靠山居(村)民撤离或强制要求撤离。
“现在已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初步建立了群防群测网络,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无监测的地质灾害点之外,由于不少地质灾害点多分布于农村和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人员转移的工作难度很大。”黄永强说。
下一步,该局将强化地质灾害防灾责任,责任到位;全面组织开展地灾排查、巡查工作,尤其是重大隐患点要求做到24小时有人监管,有人巡查;强化预警预报及信息报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多种通讯途径发布信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从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隐患,以确保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