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有几万元议价空间
张女士前段时间准备把青山南路的一套老房子挂到中介卖掉,在参考同楼栋其他房屋售价后,她估算出自己的房屋最高可以定价到39万元。谁料中介却和她有这样一段对话:“如果我把房子卖到39万元以下,你付1.5%的佣金;如果房子被卖到40万元以上,每增加一万元佣金你多付1000元,如何?”简单地计算后,张女士自然同意了这单交易。于是中介将她的房子挂价到45万元。
想买房的艾小姐看到消息后,对房源本身很中意,但感觉价格偏贵。中介员工不停地告诉她,这套房子很紧俏,不断有人来看房,要想买就尽快决定。艾小姐提出,房价有些高,希望能少些。“房价是房主定的,我们是正规的中介公司,只收取中间费用。”艾小姐要求直接跟房东谈价,中介人员立即说,房东工作很忙,挂出预售底价后就将钥匙交由我们带人看房。中介员工说他帮忙给房东打电话试试,但当着她的面拨了几次电话一直占线。在艾小姐一再坚持下,中介人员转身拨了一串数字,这次电话终于接通,但对方接到电话问了一句哪里之后,就说自己好忙,随即挂断电话。最后房屋以42万元成交。
老锦说,如此赚取差价不过是中介交易中最常见的交易内幕,为了赚取更多的佣金,中介公司往往会将房源高价挂出,“这个价格空间,根据房源的情况在2万元至10万元之间,总价越大空间自然越大。”很明显,这其中吃亏的当然是购房者。
买家卖家都可能是被宰对象
“别以为只有买家才上当”,余先生的卖房经历着实令他感慨。今年初,余先生以60万元的总价将自己抚河路上一套房源挂到了中介。挂房之初,中介公司的人就对他说,他的房子值不了这么多钱,要想成交起码要减掉8万元。余先生想,反正自己不急于一时出手,并不肯降价。
没几天,中介就带着客户来看房,才进门,客户就指出余先生房子如卫生间太小等等诸多问题,客户甚至面带怒气地指责说,这样的房子,45万元他都不想买。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客户来看房,但给出的房价都在50万元左右。一天,又有人打电话给余先生,说自己曾看过余先生的房,现在则买下了同小区差不多户型更便宜的房子……一段时间下来,余先生便开始怀疑自己的挂牌价太高,于是按照中介的建议,将60万元的出售总价改到了52万元。一周时间,房子就被中介带来的一个客户买走了。但令余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自己的房子又被挂在中介出售,这次标价是65万元。
老锦说,上例中余先生家的看房客,其实都是中介自己带来的托,房子最后是中介本人买走的。据老锦透露,很多中介员工同时就是倒房客,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低进高出,在楼市行情好的时候,房价转手就几万、十几万元的被推高。
老锦最后提醒购房者,现在楼市成交持续低迷,在成交一单赚一单的心理作用下,购房者或许更要多加个心眼。(记者 熊凤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