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鸣 画
新华网广州7月26日电(记者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由广州引发的关于粤语普通话的争议目前正在升级,激辩之风甚至波及港澳乃至海外的一些华人社区。专家指出,粤普之争反映了社会急速发展中人们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担忧,同时折射出社会变迁下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矛盾。
粤语是广东方言,但流行区域却并不限定在广东省。由于广东人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传统,粤语成为海外华人及华人社区中“同声同气、同根同源”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一衣带水的香港、澳门地区,粤语更是普通百姓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6700万人。
粤语普通话的争议早已有之,但最新的热议则源起于今年7月初广州市政协的一份提案,这份“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提案提出,建议亚运会期间在本地广州市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加大普通话播报时长,以便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广州。
然而,这样一个暂时延长普通话播报时长的提案,在瞬间便引发了一场影响波及粤语文化圈,甚至海内外的“粤普存废”之争。
土生土长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在微博上的一句“母语告急!岭南文化垂危!”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有数千条评论和转载。在广州有相当影响的著名粤语主持人陈扬也在微博上“振臂疾呼”要“捍卫”粤语。而正在举行的“岭南十大文化名片”评选中,粤语原本不在专家推荐的二十个候选项目之内,结果在网络投票中异军突起,以超过100万张票高居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