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颖 通讯员 徐美)“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么办?”7月27、28日,家庭教育专家姚鸿昌在梧州举办了“智慧教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家文化’与人生成功”两场讲座,用生动的小故事来解答听众的问题传授家庭教育的秘诀。
人生要读懂“四部书”
姚鸿昌认为家长不能只要求孩子学习,而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他把人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阶段。0到25岁为春天,播种智慧;25岁到50岁,是夏天,发展智慧;50岁到75岁,是秋天,收获智慧;75岁到100岁,为冬天,浓缩智慧,成为智慧师。所以,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
如何才能实现四次成长?“这就需要家长会学习,要读懂‘四部书’。” 姚鸿昌说,第一部是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这是理解人生意义之上的超越,是消化人生困难和面对人生厄运的自信。第二部是读懂孩子成长这部书,如果不理解孩子成长的奥秘,一切爱心都会毁于一旦。 第三部是读懂家庭和谐这部书,“失谐家庭”正在关系尴尬中“生产”着“问题孩子”和“问题家长”;“和谐家庭”却能在激励全家人共同成长中造就出时代智慧人。第四部是读懂人生智慧这部书。
家长要学会“说话”
在讲座上,姚鸿昌经常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下面我讲一个‘打人’爸爸和‘难看’妈妈的故事。”姚鸿昌说,有的家长经常责骂孩子是“猪脑子”,还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自己的丈夫。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总是拉长着脸,很“难看”,于是不想见到妈妈。而爸爸则经常责骂孩子,孩子稍有不对就挨“打屁股”。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就很可能学习父母的行为。
“所以,我认为家长应该先学会讲话,改善家庭的语言环境。”姚鸿昌建议,家长应该做到“三多”和“三少”。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少些狭隘中的拒绝;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少些审视中的挑剔;多些关爱中的付出,少些冷漠中的索取。
在两场讲座中,姚鸿昌不但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教育事例,还和听众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教育孩子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