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婚检从“必须”变为“自愿”,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婚检防线瞬间崩溃。在我市,婚检率从80%一下子下降到2004年至2008年间的0.36%~1.30%极低水平,伴随而来的是出生缺陷率的持续上升。2009年,市委、市政府以免费婚检为突破口,推行婚育综合服务。至2010年7月,我市城区婚检率达90.30%,农村(三县一市)婚检率达69.63%,出生缺陷率得到了有效的防控。
婚育综合服务先试点后推广
面对低婚检率、高缺陷率的严峻局面,市委、市政府努力寻求破解之道,把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作为民生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对出生人口素质状况、部门职能间交接点、疾病防控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后,我市决定以免费婚检为突破口,以岑溪市为试点,大力推进婚育综合服务。
2009年5月,岑溪市在民政局设立了婚前保健服务处,由岑溪市妇幼保健院派驻婚检医务人员联合办公,并通过利用新农合、城镇医保、财政补助等途径解决经费,率先开展了婚育综合服务试点。同时,通过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使新婚夫妇深入了解婚前医学检查的好处,从而自觉主动参加免费婚检和预防出生缺陷筛查。岑溪市推行婚育综合服务的工作模式对提高婚检率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正式启动一个月后,自愿婚检率由0.15%上升到74.5%。
2009年6月,在总结分析岑溪市试点免费婚检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后,我市在市本级和三县一市陆续筹建婚育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婚育综合服务之初,各县(市、区)政府各个部门以服务为重点,以便民、贴心、高效为原则,根据各自实际以不同形式解决问题,确保该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民政部门把好婚姻登记关,引导申请人自觉开展婚前医学检查;计生部门开展优生优育服务,指导新婚青年做好生育计划;卫生部门开展婚检宣传和服务;妇联部门配合对婚检对象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等。其后,在卫生局牵头下,各个部门还开展多部门联席会议并形成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由于政府重视,部门合作、财政支持,全市婚检率迅速实现稳定提升。
婚检率提高有效防控出生缺陷
随着我市推行婚育综合服务,出生缺陷率较高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整合资源,流程管理,关口前移,主动干预,这些措施使我市不断完善婚检-高危人群干预技术服务体系,把婚检和遗传病的防治有效结合。对适龄青年男女,从登记结婚到小孩出生的全过程,卫生部门都给予技术把关和医学指导。
在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中,对婚检中心初筛发现的疑似严重遗传病、指定传染病、精神病或者影响生命安全的其他疾病患者的,婚检中心及时转诊各指定的专门机构进行确诊或治疗,如初筛地中海贫血阳性者送市妇幼保健院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实验室,艾滋病阳性者送市疾控中心,性病梅毒阳性者送市性病规范性门诊等等。并根据检查、治疗结果对当事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据统计,2010年1至7月,全市婚检21661人,发现各类疾病3184人,婚检发现疾病率14.69%。其中,尤以地中海贫血最为特出。地中海贫血是广西高发的一种地方性遗传病,也是造成我市出生缺陷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婚前、产前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基因诊断,是预防重型地贫儿出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
今年2至7月份,通过婚检,全市发现可疑地贫基因携带者1711人,携带率9.43%。转介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检测440例,确诊地贫323例。婚检后的一周内,该项检测结果反馈到各婚检服务机构,各婚检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婚前保健指导,并作出相关建议,严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关口。
虽然梧州市已初步实现农村婚检率达到60%以上,城市婚检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但是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不断完善婚育综合服务体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婚育科学技术指导和综合服务质量,加大预防出生缺陷防治投入,是确保广西“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在我市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