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陈贻泽) 充分利用西江黄金水道,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是西江流域各城市的共同愿望。在日前召开的西江走廊政协横向联系协作第22次会议上,与会各城市政协的代表围绕“政协与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主题,就推动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双赢发展深入研讨交流,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粤西的西江重镇肇庆市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范围。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开发”,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等地要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重大战略决策,并出台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西江经济带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各城市纷纷行动起来,围绕“分工明显、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西江经济带,以及“铁路、公路、水路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开展探索和合作。
“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一项宏大工程。”广东省肇庆市政协副主席黄新华说。沿江城市要依托西江巨大的运输能力和低廉的运输成本优势,以及沿江水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发挥西江流域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对接粤港澳市场的通道作用,以沿江重点城市为节点,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
作为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梧州市历来重视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梧州市计划将产业的60%~70%、人口的40%~50%和GDP的60%~70%集中到西江黄金水道两侧,力争实现交通、产业、城镇建设三大突破,把梧州市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正确引导产业布局,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梧州市政协副主席刘永恒表示,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西江经济带互补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同时,西江经济带的各个城市之间应该联手开展综合的都市圈环境与生态规划和整治工作,推进区域同城化环境体系的建设,实现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一江相连”决定了粤桂最佳的整合优势在于西江经济带,开发和建设西江经济带,对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粤、港、澳地区的繁荣,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此,贺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主任尹宗宇认为,应该围绕“全面融入粤港澳”战略定位,适应“大珠三角”地区市场需求,加强沿江城市规划修编,扩大梧州市、贵港市、贺州市、桂平市的城市规模,使之成为西江经济带东段区的城市龙头群,形成城市辐射带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西江水运成本优势,调整和完善西江东段区各城市的产业布局,将内河船舶修造、机械动力、水泥建材、钢铁材料、五金制品、再生资源加工、食品加工、医药、现代种养业等,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进而构建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的西部工业基地、商贸中心与经济辐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