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林创 通讯员 谢学勤)时下正是不少大学生兼职锻炼、找工作的时机,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能早日找到一份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一些不法分子和组织也瞄准了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尚浅的大学毕业新生,以“创业”、“干大事”为名,诱使他们加入传销组织,进行非法传销,以致引发一系列的治安、刑事案件。
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
20岁的小赵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为了找一份兼职积累社会经验,暑假一开始就四处主动联系工作。这时候,小赵远在合肥的同学联系到他,向小赵介绍他们的事业怎样怎样好,一再极力建议小赵马上过来。眼看有一份这么好的工作,并且又是相熟的同学介绍的,小赵很快就赶往了合肥。
在带着小赵参观了当地后,几位同学又把小赵带到了在出租屋里的“公司”,这时候,小赵才发现,同学叫他过来创业其实就是进行传销活动。为了能顺利加入“公司”开始“创业”,已经被“洗脑”的小赵马上打电话联系家里人,要家里人把钱汇到自己的账号上。这时候,家里人开始察觉到异常,马上向梧州市公安机关报了警。当梧州市经侦部门的民警赶到合肥把小赵从传销组织解救出来时,小赵仍然认为自己在传销组织里是“创业”,并没违法。
“像这样的情况,在以往打击传销组织的行动中也时有发生。”梧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卢志文告诉记者,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往往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被“赚大钱、赚快钱”的借口误导,轻信别有用心的老乡、亲戚、同学,而加入了非法传销组织。一些大学生发现自己已经身陷传销组织之后,不是及时退出或者求助解救,反而产生一种不甘心被骗心理,然后自己再利用同学、老乡的关系欺骗更多的熟人加入传销组织,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大学生约占传销人员10%
梧州市公安经侦部门介绍,从近年来打击处理传销组织的情况看,梧州市的传销组织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河南以及广东等地,从事非法传销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当中就包括了找工心切、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约占10%左右。经侦部门负责打击传销组织的民警汪杰军介绍,传销组织往往打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搞试点”等幌子,以所谓的“资本运作”、“加盟连锁”等形式,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大学生加入公司“培训”,其实就是“洗脑”,然后再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对传销人员进行控制,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据介绍,从目前打击处理的传销案件看,大学生急于打工赚钱成为了不少传销组织诱使大学生加入传销的“突破口”。近年来梧州市公安经侦部门也加大了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查处和取缔了一批传销组织,依法严惩了一批传销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扩散蔓延。但经侦部门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要警惕传销组织披着合法公司、企业的外衣,以销售商品为掩护,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等形式从事传销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将作为犯罪予以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