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罗丽思 实习生 唐红晓)眼下又到大学生实习高峰期,许多用人单位都迎来了大批暑期实习生。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暑假参与社会实践,以增加就业择业的“筹码”。然而不少用人单位却反映部分大学生的实习态度随意,而部分实习大学生也表示,实习情况与预期存在差距。
实习态度敷衍了事
“单位新来了几个实习生,有些对待工作还挺认真的,但有个别的就有差些了。”一事业单位的杨小姐抱怨道:“我负责带的实习生不主动联系我,只有等我去找他,给他安排了工作。”
此外,在就业压力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一、大二学生出现在“实习大军”中,他们早早地走上实习岗位以获取社会经验,但一些用人单位却对这些低龄实习生不甚满意。在银行工作的胡小姐告诉记者,她一天的工作量颇大,既要记账又要整理资料,本以为来了实习生能相对减轻一点工作量,哪知适得其反,“我让实习生帮忙统计个数据,结果错误百出,最后还得自己收拾残局。”
记者在走访部分大学生实习单位时发现,不少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一些实习生的实习属于“蜻蜓点水”,不肯深入到工作的第一线。一方面是实习机会难找,大学生希望学校等相关部门能推荐实习单位;另一方面却是实习生面对琐碎的工作敷衍了事,以应付学校的实习鉴定。
专业不对口致积极性不高
小唐是西南政法大学管理系的大三学生,今年暑假曾在市内一家书店实习,“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推销书籍,尽管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实习的工作却注重营利,感觉学不到东西。”小唐表示,他所实习的单位对实习生不够重视,也没人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让他感觉工作很盲目,没有目标,不久便离开该单位。
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少家长们亦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求实习的机会。市民郭任伟告诉记者,早在孩子放假前,他就已经托朋友帮忙联系好实习单位。“尽管实习的单位与孩子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但提前实习,可以使孩子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增长社会阅历和经验,总是有帮助的。”
大学生实习应改变观念
据了解,如今大部分大学均要求大学生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到单位实习,并以此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但往往只是填一张表格,盖一个章,叫实习单位评定一下实习表现,没有深层次的内容,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尚不够干练,不愿从琐碎工作做起。另外,一些大学生对自身实习的目标不够明确,欠缺主动性,还有部分学生过于功利,认为目前就业竞争大,希望利用实习机会将工作确定下来,若实习单位无留人意向,态度和行动上便有所懈怠,这些都是大学生实习流于表面,敷衍了事的原因。
“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还是要从改变大学生观念入手,增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就业危机感。”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假期实习应放平心态,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单位和工作项目;在实习岗位上,要积极主动,切忌被动等待工作,注意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明确目标,尽快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建立近期目标,这样才能在实习中收获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