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袁毅荣) 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有效整合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攻坚,我市通过政府接管梧州职业学院和整合市区部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组建市职业教育集团,以集团模式管理市职业教育中心和梧州职业学院,实施中职高职无缝对接教育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新增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和职业教育品位。
建设好市职业教育中心是我市三年职业教育攻坚的任务之一,也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职教攻坚任务的要求。由于市职教中心的建设需要利用梧州职业学院部分办学用地和教学资源,经过前期多次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市政府于6月份正式接收原民办性质的梧州职业学院,并改制为公办性质。与此同时,市区1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搬迁办学工作已有序铺开。市卫生学校是首个搬迁进入市职教中心办学的学校,目前各项搬迁工作正按计划进行,其余各所被整合的中职学校将分批分期迁入办学。
据介绍,市职教中心项目建设从2010年起至2015年,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从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分三个阶段整合市卫生学校、市二职中、市财经学校等共11所中等职业学校迁入市职教中心统一办学。第二期工程从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将规划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引进有意愿进入市职教中心办学的民办中职学校2至3所,引进多家校企合作企业,建设校内生产线,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建设实训基地。
通过组建市职业教育集团,我市将形成以“招生、教学、科研、实训、就业”五位一体的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基地,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2.6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0.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8万人),年平均培训12万人次。在市职教集团管理下的梧州职业学院和市职教中心,将采用“3+2”(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加上两年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构建中高职无缝对接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实现以高等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学,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提供高等教育的生源保障。
市教育局职成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市职业教育中心建成后,所有专业设置将坚持在原有学校专业设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办学为宗旨,结合泛北部湾和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尤其是我市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物流、商贸、旅游休闲”四大基地,以及梧州工业园区、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陶瓷产业园区等培养人才实施的需要,进一步作出合理整合,设置培养中等、高等技术和管理的实用型人才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