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普通话和英语水平怎么样?有育婴证吗?对了,有驾驶证吗?”
“普通话交流没问题,简单的英语交流也可以应付,育婴证、驾驶证都有,另外,我还考了营养师证。”
听到这段对话,你能猜到这是哪个行业的面试环节吗?护士、保育员?抑或司机?……正确答案居然是保姆。
如果你还凭着以往一贯的印象,认为保姆的工作就是买菜煮饭、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那就有些“奥特曼”了。如今在梧州,随着家政服务的细化和专业化,很多从事家政工作的人为了获得高薪待遇,纷纷参加培训班、忙考证。
其实,我市像这样忙于考证“充电”的人还有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欲寻求更大发展的创业者……近几年,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考证一族”。
●“证奴”,真的无处不在?
“不是吹牛,我现在的收入和白领差不多!”今年40多岁的韩阿姨是一位家政保姆,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证奴”。十年前,她从一个下岗工人当起了保姆,如今已经掌握了近十项技能,并先后考取了中、西式烹调证,中、西式面点制作证,插花技巧证,电脑操作证,汽车驾驶证,育婴证,营养师证等证书,她还能用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给主人家的小孩当兼职双语家教。
专业、周到的服务使韩阿姨的收入待遇提高了不少,她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家政管家”,不仅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更获得了雇佣家庭的尊重和信任。在梧州,虽然像韩阿姨这样的“家政管家”并不多,但学技能、考证书却已成为时下很多家政人员以及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热衷的事情。
不仅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证奴”,校园中也刮起了“考证”风。一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寒假,梧州学院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学生人数为530人,2010年暑假,这一人数超过了1000人,必考证书占28.6% ,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占到了71.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证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公共技能型证书,如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专业性证书,如物流师证、教师资格证、秘书证;实用操作型证书,如驾驶证等。
梧州学院教育系毕业生温晓莉是个“为证痴狂”的“考证达人”。她说:“考取公共技能型证书是学校的‘指定动作’。我已经获得了普通话、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但还是自我加压,考取了商务策划师证和驾照,还准备再考一个办公软件方面的证书。”当问及为什么一定要考这些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的证书时,温晓丽却回答说:“这样才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现在,做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跑保险要有保险经纪人资格,文秘人员也要有秘书资格,甚至做推销员都要求最好有推销员资格,所以我也得为毕业后的就业早作打算。”
●考证,缘何热度难减?
各类资格证书层出不穷,考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了“考证热”?
在校大学生王庆和说:“多拿一个证,就意味着多一个就业机会,多一条生活出路。”
电力部门职员张可认为,这是专业性工种取得的“就业通行证”。
美容美发师魏宁则表示:“要想跨进创业的门槛,这张资格证书必须要有。”
在当前技能型人才较紧缺、大学毕业生则相对过剩并就业困难的形势下,为了能使自己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许多大学生都通过培训考核取得了一些职业资格证书,为打开就业之门增加一块“敲门砖”。
此外,我国十年前实行的就业准入制度规定,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工种(职业)者,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提出了更明确的标准,因此,许多劳动者不得不通过参加培训考试的途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企业注册登记规定及相关行业准入规定,特殊生产、经营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如办职业介绍所或房屋中介,需持有职业中介资格证书;开药房、药店,需持有执业药剂师资格证书;开美容院、当美发师,需持有美容、美发师资格证书等,于是,“想创业,先考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如今的“考证一族”,已经由传统的在职职工、在校学生,扩大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人员等多个群体,考证的目的也由传统的定工资级别、晋升工资,演变为求职就业和自我创业。
●证书,是否物有所值?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心态,那就是考证越多的人在找工作、换岗位时内心的挣扎越大,甚至连自己到底需要一份怎样的工作都不确定。他们也因此时常在所学专业、所从事工作和所考的证书之间徘徊。
大学生中的“考证大军”,不惜重金,试图通过考证增加就业筹码。然而,面对“证书多多,经验全无”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真的乐意接收吗?考证是否真的对自身发展起到了增值的作用?所考取的证书是否物有所值?
据了解,考证的培训费、考试费、报名费、资料费等支出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考取人力资源管理证四级、秘书证四级各需600多元,物流管理经理师证则需800多元,剑桥商务英语(BEC)最少也要上千元,会计证1000多元,导游证近2000元,驾驶证将近3000元……“考证族”首先面对的问题,不是证书是否能派上用场,而是一笔笔的费用,尤其是对于还没有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考证需要家长的财力支持。
桂林工学院的05届毕业生郑欣坦言:“当年省吃俭用考的报关员证、驾驶证,至今仍“无用武之地”。他认为,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有针对性地考取相应证书,才是走出考证“围城”的最佳选择。
一些走出证书“围城”、已经工作的大学生们已经意识到,盲目跟风考证书,只是给自己制造一种没有“虚度年华”的心理安慰。
梧州学院06级工商管理专业辅导员冼春妮认为,考证书应当有选择性。“有些学生攻读的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考取一些喜欢的专业证书对自己有帮助,但也有不少同学拿到了资格证,但未必就证明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考证不要有盲目从众的心理,重要的还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为主。考证前不妨与老师、同学、家长、朋友沟通交流,首先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考虑好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否应该考证,考什么样的证书。”冼春妮建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