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昨日中午11点45分,梧州学院内十字路口的人行道上突然出现一群学生,与过往行人不同的是,这群学生不约而同地定格了,保持着各自的姿势一动不动,在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尤为瞩目。路过的行人均投以惊奇的目光,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一声哨响,这群定住了的学生又迅速分开,相继离去。
据了解,这个活动名叫“快闪”,由一群大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内容就是参加者在指定时间内到达行动地点,然后在带头人吹响哨声后迅速定格,3分钟后,哨声再次响起时,参与者结束行动若无其事地离开行动地点。
梧州学院大四学生朱琦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他告诉记者,暑假里通过网络看到其他很多城市举办“快闪”的视频,觉得很有趣,更产生了自己也组织一次“快闪”的念头,“这个学期我就升大四了,很快将要步入社会,举办这次活动,就当作是为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个纪念,同是也活跃一下校园气氛。”
决定组织“快闪”后,朱琦在学校QQ群以及市内一些网站发布了消息,很快得到了同学们的响应,在经过讨论与策划后,大家决定在9月9日中午11点45分正式上演一场主题为“时间定格”的“快闪”。记者在现场看到,11点45分,15名“快闪”人员同时站在了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按指定位置定格3分钟,大家各自发挥想象力,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有点蹲着系鞋带,有的叉腰讲电话,有的拿着书本讨论问题……11点48分,所有活动人员解除定格状态,若无其事地快速离开现场。路过的行人都被这忽如其来的一幕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大三学生张瑾边拍照边兴奋地表示,在网上看过“快闪”的视频,没想到在身边就发生了,她要把照片发到网上跟朋友分享,下次有机会也要试试。昨日还是梧州学院新生入学的日子,不少新生及其父母被这一场景“吓了一跳”。陪同女儿前来报到的邓女士说:“一开始没看明白,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快闪”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活动参加者,大二艺术系学生黄琪峰认为,“快闪”本来就是一种恶搞,本着自娱自乐的精神,是年轻人调节心情的一种方式,觉得有趣所以报名参加。而组织者朱琦则表示,“快闪”在梧州很少见,参与者都需要相当的勇气,第一次组织活动还有很多欠缺,下次希望能将“快闪”搬上街头,丰富其表现形式,让更多人认识“快闪”。
相关链接:
“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许多人利用网络联系,约定一个指定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快离开。其中“闪”在闽南语中的意思是躲开、让开。
“快闪行动”除了要有精准的时间和高度的协作外,参与者的热情必须是高涨的。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大家发挥创意,构思各种稀奇古怪的爆笑怪招。由于“快闪行动”是在短短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内发生的,所以一个时间精准到秒的时钟是快闪族们必备的基本装备,此外“快闪”内容一定要遵守当地法规和注意安全,并且简单易行才可能获得其他人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