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梧州市红十字会牵头,梧州市环保局、梧州市教育局和梧州日报社共同举办的“绿色中秋,爱满梧州”中秋月饼盒回收活动于10月2日正式结束。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本次活动成功回收月饼盒12000多个,共筹得2626.1元,所得款项已全部捐助给岑溪市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李健辉,作为其手术治疗费用。
首次举办获成效
据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黄超良介绍,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及支持,自倡议书发出后,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马上行动起来,他们牺牲各自休息、工作时间,到市内各学校、幼儿园、单位进行活动宣传,力争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活动并参与其中。回收当日,更有部分市民现场加入志愿者队伍,进行动员宣传,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赞扬。
据了解,月饼盒回收活动在全国各地均有展开,但在梧州却尚属首次。说起此次活动,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部副部长蒋明秀感受颇深:“活动时间急迫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她告诉记者,他们在中秋节前一天才得以落实活动倡议书,第二天马上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因志愿者们均是各自抽出时间参加活动,遇到情况变化时,难以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加了宣传工作的难度,“如果我们有更为充足的时间,相信这个活动能取得更好的反响。”
部分市民对活动欠缺认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大部分市民对于月饼盒回收活动表示支持,但仍有不少市民对此不了解甚至不关心。家住广仁路的李岚诗在得知十一期间举行月饼盒回收活动后,本打算将家中的月饼盒整理好,拿到回收点捐赠,但回家后发现,家中的几只月饼盒已被父亲当做垃圾扔掉,“父亲说,就几只月饼盒,当废品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干脆直接扔掉。”因“嫌麻烦”而选择将月饼盒直接丢弃的市民不在少数。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在宣传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市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活动概念认识不到位,增加了宣传的难度。另外,如今的月饼盒包装精美,但其中的塑料膜、丝绸、纤维板等都是难以回收利用的,大部分市民在捐赠月饼盒时不清楚应将其进行整理拆散并铺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收的工作量。
对此,黄超良认为,要让这部分人改变观念,还需加大宣传力度,添加形式新颖的宣传方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真正意识到这个活动的意义,使月饼盒回收活动更深入民心。
活动带来的思考
正如活动名称“绿色中秋,爱满梧州”所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播爱,传达绿色环保概念。集中回收月饼盒体现了一种环保智慧,将月饼盒回收并变废为宝,不但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集中回收月饼盒也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如果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包装盒上,只图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置环保和节能于不顾,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集中回收月饼盒活动不应只是一次回收活动,它更体现一种精神,并为获得长久、持续的影响而维持下去;它不单是一项独立的活动,更应成为环保行动中的一环,让更多的人明白,这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大事,认可并加入其中,将身边的小事化作环保的具体行动,这比说教式的环保宣传更为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