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周边乱摆卖现象,已经成为梧州市市场及周边秩序管理的一大顽疾,虽然市政、城管等有关部门屡屡治理,但屡屡死灰复燃。如今,随着市场周边新建小区及居住人口的增加,市场容量却没有相应扩张,市场周边乱摆卖现象已经对市民的正常生活、市容环境建设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老大难问题根源何在?为何市场周边摆卖乱象久治不愈?“编外”菜市场何日休?
日前,民盟梧州市委会有关负责人与本报记者、市民代表一起到市内几个摆卖乱象突出的市场进行实地调研、采访,为屡治屡乱的市场摆卖乱象“把脉”。
“老大难”乱象从未休
12月4日上午10点,在丰业紫荆花园小区车库出入口对开路段以及怡景市场周边,不少流动摊贩陆续“驻扎”,售卖各种蔬菜、家禽、鱼类的摊贩各自“占地为营”,除道路两旁摆满菜摊子外,不少摊贩们更在道路中间自行开辟另一块摆卖点,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为拥挤不堪,附近小区的车辆出入受到严重影响,行人根本无法正常通行,造成安全隐患,而不少流动摊贩所到之处,留下大量菜叶污水,成为一大市容顽疾。菜市场对出的人行道变成“编外”菜市场,已经成为了梧州不少菜市场的一大“特色”。
民盟梧州市委会副主委梁广辉告诉记者,他对怡景市场周边的摆卖乱象关注已久,他认为,市内一些市场,如怡景市场、新兴市场、大东市场等周边存在的乱摆乱卖已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相关部门曾多次整治乱摆卖问题,为何屡治屡乱?问题的根源何在?
“对于市场管理,我们应具有前瞻性,如何从这些旧市场的乱象中吸取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预测新市场发展趋势并重新建立完善规范的市场秩序,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是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
相关部门沟通管理“不给力”
采访中,梁广辉提出假设,市场的容量布局无法承受摊位数量之多,是否会成为集贸市场乱摆乱卖现象的原因之一。
随后我们来到怡景市场内进行走访,发现市场内摊位不少,但租的不多。不少空置摊位与“编外”市场相比,市场内显得冷清不少。许多经营户对市场周边的乱摆卖现象怨声载道。“如今到市场内买菜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每个月的收支难以维持平衡,一些租户已经退租,将菜摊子搬到外面摆卖。”经营户杨奇说。
怡景市场的管理方梧州百佳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市场在春节高峰期间依然能承受多个摊位同时摆卖,而就市场周边乱摆卖问题,他们曾多次向市政、城管等部门反映,经过治理后曾有所好转,无奈摆卖乱象一再反弹。
市场内仍有空置摊位,说明市场仍有容纳能力,是否可合理布局加以利用?乱象在治理之下曾有所缓解,为何不能持之以恒常抓下去?梁广辉认为,乱摆卖现象已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流动摊贩摸到执法者工作规律,与有关部门玩起“猫抓老鼠”游戏,导致乱摆乱卖现象屡禁不绝;市场布局规划的滞后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形成“市场内空置,市场外堵塞”的现象;同时,经营管理者与有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在管理上无法接轨,都是产生乱象的原因。管理上相关部门看似“多管齐下”,但多头管理下的“各自为政”却使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对此梁广辉建议,相关部门充分沟通“齐抓共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乱摆乱卖现象的出现是在管理上出了问题,因此市场经营者应转换角色,引导消费者及摆卖者共同遵守市场秩序;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的资源,借鉴其他城市的有效措施合理布局;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问题的认识,与经营者、小区管理者、市民共同探讨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默认这种乱象的存在,将治理乱摆乱卖的切入点从“赶”转变为“管”,这样,市场乱象或许可能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