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郑玉华)昨日,本报对苍梧县沙头镇菜心烂在地里,岭脚镇番茄面临滞销的相关情况进行报道后,引起了众多市民与网民的关注,网友“烂泥”在零距离网上向市长、农业局和苍梧县发起了网络问政,质疑政府相关部门有没有深入市场调查、做出周详规划来正确引导农民种植农作物,网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做出实际的行动,帮助增产却不增收的菜农们。
记者昨日先后致电岭脚镇以及沙头镇的书记,询问镇政府对村里蔬菜的滞销,有没有制定帮助农民的具体方案。岭脚镇书记梁勇强表示,龙潭村种植的番茄并非政府引导,而是村民们在不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自发种植的,但是关于滞销的情况并没有村民向镇政府反映过,而是如今才从记者处听说,梁勇强表示要派人到当地了解过情况后才能答复记者。
而沙头镇书记莫雄强则表示,现在正在引导农民外销转内销,用蔬菜腌制酸菜,一方面存放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沙头镇、石桥镇腌制的酸菜比较有名,村民除自己食用之外,还可以运到周围的乡镇卖,应比以两毛钱一公斤收购的效益要好。此外,镇政府也在积极联系一些果蔬协会和农村合作社,保证接下来生产的蔬菜的销路。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苍梧县农业局的电话,苍梧县农业局副局长谢伟文介绍说,由于前段时间天气比较温暖,蔬果生长得比较快,各地的蔬菜都集中上市,于是部分蔬菜就会出现滞销的情况。谢伟文表示,除了可以免费帮农民通过网络发布供销信息外,在到当地了解过实际情况后,会尽力帮助有需要的村民联系一些批发市场、经销商的老板。
记者手记
市民一直在感叹物价上涨,但在农村里,却有大片的蔬菜由于收购价太低而烂在地里。市农业局曾建议农民在选择种植哪一种农作物之前先多了解市场的供求行情,但是大多村民毕竟文化有限,他们所了解的市场大概就只是如今什么菜好卖、什么菜卖的价格高而已,然后就盲目地自发种植,最后导致蔬菜滞销。如何深入了解市场,更科学地引导农民种植农作物,如何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如何让村民更了解市场,相关部门考虑的应该更多。
但是,村里的农民已经满心忧愁,而镇政府却还没有了解情况,这就值得深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