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簙记录爱心
在陈烨钰生命最危急的时候,身在梧州的同学和附近病房的病友,探望时得知提高免疫力的人造丙球蛋白可以替烨钰减轻痛苦,但是药价却十分昂贵后,他们又再次临时凑钱,你50我100,买回来让烨钰注射。
而他的养母陈容芳,每次记者来到她的面前,她总是展示那本泛黄的小本子,希望记者能多多报道这些好心人。在这本陈烨钰小时候的练习本上,陈容芳工工整整地写着一直以来曾经资助过烨钰的各个好心人的名字:李阿姨、黄阿姨、张同学一家……
楼下的邻居张阿姨,不忍心看到熟悉的烨钰变得如此虚弱的身影,放下200元在陈容芳的手心,“帮我替烨钰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很多爱心人士捐款不留名,而他们的热切嘱咐,陈容芳与陈烨钰只能牢牢地记在心上。
梧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小覃告诉记者:“报道刊发后,一些市民专门来到了红十字会捐款,市民李先生专门来到红十字会的办公室送来善款,梁先生等其他几位市民则通过银行转账等匿名为其捐款。”
这个一开始只盼望着寻到亲生父母的重病青年,弥留时刻的深情呼唤感动了梧州。于是,涓涓溪流汇成了爱的大海,在寒冬中为这名失去了亲生父母的青年筑起了温暖的晴空。
“接力棒”正在传递
在抢救的过程中,烨钰几次遭遇绝境,“幸好医院的医生护士对我们比较照顾,在11月烨钰第二次入院治疗的时候,我们实在拿不出化疗的钱了。医生告诉我们,如果这次不化疗,说不定以后烨钰就没有再化疗的机会了,我们的心一下子就坠到了谷底。家里实在拿不出来钱了,可是怎能忍心放弃烨钰的治疗……后来,医院顶住压力,没有放弃烨钰,而是对烨钰进行应有的治疗,该用药就用药,该抢救就抢救。直到现在,我们还欠着医院一大笔医疗费,我们母子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陈容芳动情地说。
“陈老师,医生说烨钰的感染加重了,我该怎么办?”在陈烨钰的抢救期间,梧州财经学校烨钰原来的班主任陈为民俨然成为了这对苦命母子的精神支柱。由于年纪大了,很多医学名词陈容芳听不懂,什么时候去骨髓配型,什么时候采取何种治疗,她只能和这位热心的老师商量,然后由陈老师再去搜集相关的资料。
这位热心的班主任,甚至在周六周日早上七点多就来到病床旁,将陈容芳赶回家休息,自己则当起陈烨钰的看护。“烨钰,老师帮你擦洗,你不介意的吧?”接手了护理工作,陈老师还不时地与烨钰打趣聊天。14日早上,当得知烨钰终于有胃口吃点云吞之类的食物,这个可敬的老师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甚至马上提来一只鲜活的甲鱼:“听说甲鱼养身,我不会做补品,陈阿姨就麻烦你,炖汤帮烨钰补一下身子吧……”
虽然陈烨钰的身体还需要经过骨髓移植才能彻底康复,虽然他心中想念的亲生父母至今没有出现,但是涌现在陈烨钰身边的关爱,正一点一点将这个不幸的青年慢慢拉出绝望的深渊。
梧州市红十字会爱心账户:
开户名称:梧州市红十字会(请注明“救助陈烨钰”)
开户账号:4500-1648-6560-5922-2666
开户银行:建行河西支行
现金捐款地址:西环路中段116号(市卫生局内)二楼梧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
捐助热线:0774-3888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