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梧州素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昨日冬至,市内各大肉菜市场熙熙攘攘,大家都为准备丰富的冬至晚餐而到处张罗。今年物价普遍上涨,如何能用更省的价钱确保节日晚餐的质量,成了许多家庭“煮妇”的“新功课”。昨日,记者跟随家庭“煮妇”梁爱莲一起走进菜市场,了解节日菜市场的肉菜供应情况,及家庭主妇们的省钱小窍门。
家庭主妇节前买菜省很多
一直以来,梁爱莲都操持着家中大小节庆的饭宴。冬至当天,她一早来到新兴市场买菜,但主要是买青菜、香料等一些次要食材。有多年持家经验的她告诉记者,每逢重大节日到来之前,她已经习惯提前购买活鸡、烧腩等主要肉类食材。
梁爱莲说,冬至前一天,她就购买了一只活鸡和一斤烧腩,她说这样会划算很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冬至前一天,活鸡的售价是每公斤24元,烧腩的售价是每公斤60元,她买一只约2公斤重的活鸡和半公斤的烧腩就花了70元多元。而冬至当天,活鸡的均价在每公斤30元左右,烧腩的售价则涨至每公斤64元。“如果冬至当天购买同样数量的食材,我就要多花14元左右。”梁爱莲说。
细心的梁爱莲还发现,今年冬至的菜价较往年同期涨幅明显。她表示,去年冬至前,活鸡的均价约每公斤20元,烧腩售价也不过每公斤50元。如此算来,今年购买相同分量的食材,她多花了20元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梁爱莲一样,许多家庭主妇都瞄准了冬至前的价格平稳期,纷纷在节前就已经购买了主要食材,“提前一天买菜,既省钱,市场里的人也不拥挤。”受访的主妇们大都选择节前张罗过节的食材。
“好意头”食材价格应节上涨
在新兴市场,记者发现冬至当天的肉类价格平稳,只有少数熟食的价格涨幅明显,“意头”好的食材价格更是应节上涨。
“我们的进货价涨了,但是零售价不敢涨。”新兴市场一档卖水盘鸡的老板告诉记者。她表示,冬至当天,活鸡的进货价每公斤涨了1.6元左右,但是水盘鸡的零售价还是与往日一样,最高售价约每公斤28元。而活鸡每公斤涨价约2元,来自夏郢镇的一位贩卖活鸡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中秋节的活鸡售价高,导致养鸡的人多了。如今,活鸡供应充足,因而在冬至前后,活鸡售价一直维持在每公斤30元左右。
同样,猪肉、牛肉、羊肉、狗肉、花蟹、虾等售价也与往日持平。但是一些“意头”食材的价格却涨幅明显,猪肚在冬至当天的售价每公斤在50元左右,而平日的价格则每公斤约36元,生菜每公斤也上涨0.6元到1元。
部分熟食提价也明显。新兴市场某烧腩店,冬至当天每公斤烧腩的售价就涨了4元。而某专卖芋头扣肉的熟食店,每碗芋头扣肉的价格较平日上涨了2元,“没办法,芋头的进货价每公斤也涨了2元。”老板表示。
在走访中,多位受访的摊主均表示,冬至菜价除了“意头”好的食材会应节涨价外,大多食材一般与往日持平。但是,与去年同期的物价对比,还是有所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