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进入冬季,肉类价格陆续出现小幅上调,青菜价格也随供应量、天气的变化起伏不定。怎样买菜更省钱?是不少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
天气越冷肉价越高
近日,记者走访市内部分肉菜市场了解到,猪肉、牛肉、鱼肉的价格随天气变化出现小幅上调,每公斤的价格上涨了1到2元。但是,狗肉、羊肉的价格则涨幅明显,从月初至今,生宰狗肉、羊肉的价格每公斤上涨近3元。现在,生宰狗肉的价格每公斤28到30元左右,生宰羊肉价格每公斤44元左右,而冰鲜的羊肉价格则每公斤40元到44元。
怡景市场某生宰羊肉档的档主告诉记者,我市的活羊多是从外地进口,生宰羊肉的批发价已经高达每公斤38到39元左右,而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羊肉价格还可能继续走高。新兴市场某档主也表示,受寒冷天气影响,饲养活羊的难度加大,活羊数量减少,导致羊肉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而主要靠本市供应的毛狗批发价格也高达20元每公斤了。
不少肉类档主表示,随着主要粮食价格上涨,肉类价格也必然跟着上涨,市民在冬季对肉类的需求量会增加,也从一定程度导致了肉价走高。
超市里淘特价商品
进入冬季,青菜的价格也随着天气变化而波动明显。主妇们直面高企的物价,也练就了一些节约省钱的买菜秘笈。记者走访发现,超市的特价菜以及肉菜市场临近收摊时的低价销售菜,成了主妇们的“抢购”目标。
12月25日,记者在骑楼城附近某大型超市发现,主妇们正在扎堆购买超市内打特价的蔬菜和肉菜。记者看到,超市内的生鲜部,打特价的牛肉每公斤售价约34元,而一些冰鲜生肉的售价更低廉。蔬菜的价格优势也明显,南瓜每公斤的售价不到1元,大白菜每公斤约0.8元,甜玉米、西兰花、莲藕等价格也比市场便宜。
刚在超市内挑选完晚餐食材的市民吴蓉芳表示,她买了1公斤的牛肉,一只约1公斤重的南瓜,还有约1公斤莲藕,这三样食材共40元左右。但是,在市场内购买同样的分量,则要花近48元。市民李庆梅表示,除了“紧盯”超市特价菜,她每天都习惯在傍晚时候再逛一趟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以期买到更实惠的肉菜。
走访中,记者发现,为应对高企的物价,主妇们在买菜时养成“价比三家”的习惯,也经常收集超市快讯,留意超市的特价商品。部分住在菜市场附近的主妇则利用“地理优势”,常在下午6时过后,再逛一遍市场“淘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