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黄东荣 通讯员 李晚昌)针对元旦期间大量的促销活动,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期间可能存在消费陷井,质量问题、货不对版、假冒伪劣、强买强卖、网购等潜在的购物风险较平时更大,广大消费者应提防促销活动的各种价格欺诈。
市消协负责人表示,根据以前的经验,不少商家在打折等促销前都先提高价格再进行优惠促销,甚至以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促销。同时,一些经销商还利用临时促销会流动性大、产品鱼龙混杂等“优点”,在节日开展超低价位的促销活动,扩大了节日期间的消费风险。记者从消协了解到,日前,在年底打折促销的诱惑下,一市民在中山路某首饰店买了一条银项链,后来发现项链使用后出现掉色。但由于经销商在促销期间没有开具购买单据,银项链没有“商标”和“纯银”标志,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厂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导致维权的证据不足,无法索赔。
该负责人建议,节日期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购买商品时应到正规商店购买,警惕消费陷阱,要了解促销会主办方的资质和信誉。要仔细查验商品名称、厂家厂址、有效期、联系方式等信息。要索要购货凭证,以免发生消费纠纷后难以举证。
此外,在网上和电视购物时,要选择认准正规网站及电视频道的标志,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收到货物时一定要先验货后签字,以免发生纠纷难以维权。同时,付款时应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网上购物的货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