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梧州日报社主办的“叠彩飞花落谁家———梧州市美术书法名家走向艺术市场作品展”,在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内进行展销。在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当下,无疑引发了人们对梧州书画市场的更多思考:其现状如何?风格流派、队伍状况怎么样?
书画市场方兴未艾
说起梧州书画,许多人当即会联想到黄俭、林松年以及已故的何虚中、梁学琴等一批书画名家,他们作为当代梧州重要的书画代表蜚声艺苑。而他们的作品也大多成为书画爱好者的收藏对象。
如今,凭着丰厚的人文积淀,梧州相继涌现了一批全区、全国广有影响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之中,有崇尚传统,充满理想主义深情的画卷,也有表现现实生活,洋溢着蓬勃生机,独具地域特色的描绘。书法则有圆劲激越,豪纵奔放的,也有严整秀美,风度超逸的。作品风格多样,技法精妙,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他们创作的是富有升值空间的艺术品,为收藏者和高品位家居装饰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选择。
基于对创作题材的选择,以及对市场需求理解的不同,书画家的作品就风格各异。当前我市书画家作品的价位,每幅一般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从2008年以来,梧州日报社组织举办的三次书画义卖来看,这种价位之于市场,是较为相符的。
“判断一件艺术品的价格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老百姓对于书画作品感到舒服、喜爱;第二是在悦目情况下达到专业水准;第三是作者在专业水准下,在本市或广西区内的美术界有一定地位。所以说收藏作品、购买作品、用书画布置家居等,要从不同层次去考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李灵机如是说。目前,我市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对于书画作品鉴赏方面,都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书画收藏爱好者正渐日增多,书画市场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多道关口亟需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画廊及装裱商铺50多家。
这一数据的背后,说明了梧州书画市场的现状——初具文化产业的良好态势,但规模不大,市场吸引力尚有欠缺。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市许多画廊散布四方,缺少一个可供书画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流的大平台,这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开拓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对此,书画家们希望采用政府组织、民间参与的形式,或培育专业市场,或建立书画一条街,为书画家、经营者、收藏家提供交流平台。
但如何把艺术品更好地推向市场,如何把艺术品完美地展现在收藏者、爱好者面前,已经成为梧州书画产业的一个亟需破解的问题。
其实,目前梧州书画市场,不仅遭遇市场平台的瓶颈,还有消费群众培育的关口需要突破。“现在的画廊经营的基本不是原创,大多是经营流程式批量生产的行画。书画贵在原创,我市还有很多人对书画鉴赏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广西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筱本语重心长地说,繁荣书画市场,需要一个崇尚艺术的消费群体,这样才能促进艺术品的再生产,从而进入良性的循环阶段,才能促使书画家多了解人们的需求,多出精品。
对于梧州书画市场未来的发展与繁荣,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市场平台,更不在于消费者群体,而是在于书画队伍与人才。据了解,目前,我市活动于书画界的大多是中老年,青年人较少,可能出现书画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这也不得不令人为之担忧。
繁荣发展路途漫漫
放眼全国书画界,书画作品正在朝着繁荣、健康方向发展,一步步走向广阔的市场,这也让人们看到了梧州书画市场的未来。
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下,1月9日,我市一群书画家在西江南岸,开展考察建立画家村的选址。在一位热心个体经营户负责人的邀请下,画家们多次深入南岸高旺一带,就建立画家村进行了初步考察论证。一旦条件成熟,这个画家村将成为我市书画艺术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标杆。
“现在要做的是充分发挥各界力量,让梧州书画名家抱团,向社会展示梧州书画艺术的雄风韵骨。日前,梧州日报社响应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与书画界人士联合探索市场经济、繁荣我市书画艺术创作 ,迈出的可喜一步,梧州日报社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伟杰满怀信心地说。不过,他也表示,梧州书画市场要真正繁荣起来,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