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莫小洪 实习生 欧玉莹)春节即将到来,梧州市各大商家商场也在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全场五折起”、“最后三天、购买两百即送礼”等促销信息满天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使用含糊用语招揽消费者的广告,存在欺骗性,市民应当理性消费,索要票据以便维权。
近日,记者走访各大卖场,都感受到暖融融的新年气氛。各大卖场布置得喜气洋洋,不少专柜都竖起了打折、特价的牌子。但是,部分不规范的促销广告,使消费者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家住东山冲的陈老伯,每次路过东山市场的一家打着“上海羊毛衫展销”的商铺,看见门口“最后8小时”的促销招牌,忍不住唠叨:“每天都是最后8小时挥泪扫光,扫了半个月还在这里。”
在恒业国泰一楼的一家专卖店里,正在进行新春鞋子促销活动,声称最低只需要99元,记者走进该店咨询,却被告知99元的鞋子只有一双男款的运动鞋。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部分商家对商品标价随心所欲,使用新的标签打上新的价格,与出厂时候商品所印价格,形成一个差距,通过价格差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在国泰商场,记者对标签价和出厂价提出质疑时,一家名为俏X儿的商店的店员,大声嚷道:“我卖衣服,当然是我来定价。我喜欢定多少就定多少!”
梧州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商家为了逐利,使用含糊用语招揽消费者,存在一定的欺骗性。面对商家的广告宣传,消费者要理性判断,避免造成精神和财产上不必要的损失。
消协还建议消费者在消费时要本着“货比三家、按需消费、索要票据、注意安全”的原则,理性消费。消费者如发现违法广告,或遇到自身权益被侵害时,可向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将依法依规对其进行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