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在位于梧州市桂江二桥附近的新民市场内,做生意的商家不时会抬头看看天花板,买菜的市民也不敢长时间逗留拿起货物就匆匆离开。市场笼罩着一股莫名的“恐怖”气氛,只因该市场用铁皮覆盖的天花板常常被石头砸烂。近日,一商家被石头砸中,至今还不能开档。
石头差点砸“死”人
1月17日傍晚7时许,新民市场内,一块砖头从天花板坠落,3号猪肉台档主许木森在弯腰收拾工具时由于避闪不及,左肩膀被击中受伤。3号猪肉台旁边的腊味铺老板表示,砖头从许木森脑袋边擦过,“砸到脑袋估计就没命了。”据目击事件全过程的多位商家表示,公安人员接到报警后来到现场查看,最后将砸中人的砖头搬走,“至今没有就此事作出任何处理。”
1月23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新民市场。许木森的爱人告诉记者,许木森觉得浑身酸痛,在记者采访当天还无法开档。此时,市场内的众多商家听说记者来了,大家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诉说如何冒着被石头砸中的危险做生意。一位猪肉档的老板还给记者展示了一块“脏兮兮”的猪肉,猪肉上面占满了砸碎的石头粉末。
诉苦的同时,不少商家无奈表示,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新民市场的“砸石”事件,但职能部门不采取行动,“顽疾”始终得不到根治。
监控录像记录下投石过程
据悉,为了实时监控,明确“投石者”的具体方位,2010年5月底,新民市场安装了数台监控设备。
1月22日清晨,“投石者”又向新民市场水果行的天花板砸石头。所幸的是,商家仍未开始营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月23日,记者现场看到,新民市场水果行的天花板出现了两个直径约半米宽的窟窿。
记者随后观看了“投石者”投石全过程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22日早上6时52分15秒,在富民二路新民里新村21号楼天台出现了一个“黑影”,“黑影”试探性地向楼下张望两次。在录像显示6时52分30秒的时候,“黑影”接连扔下两块石头后,就“消失”了。
据新民市场负责人表示,根据数个月的监控录像推测,“投石者”集中出现在新民市场旁边的富民二路新民里新村15号楼和富民二路新民里新村21号楼。
“投石者”疑似患有精神病
富民二路新民里新村21号楼的不少居民告诉记者,这栋楼的某户居民疑似是精神病患者,并经常向新民市场砸石头。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投石者”是和年迈的母亲居住。据传,早年,补助政策变化后,他原来享受的补助形式改变了,他就开始用砸石头的方式“泄愤”。据反映,他除了向新民市场的天花板砸石头,偶尔还会用石头砸路灯。
富民二路新民里新村21号楼底层的小卖铺、凉茶铺的老板都表示,经常会听到石头砸市场天花板的“砰、砰”声。
市场管理方:希望职能部门“动起来”
从新民市场建成至今,一直在市场内做生意的某肉档老板表示,砸石头的现象最初出现在2006年,此后就不间断地有石头“从天而降”。近来,砸石的频率更密了,商家做生意都“心惊惊”。
新民市场负责人则表示,几年来,光是修补天花板的金额就高达数万元。市场管理方也多次向社区、公安等部门反映情况,但“砸石”事件仍然得不到有效制止。为此,市场管理方听从有关部门的意见安装了监控录像。但是,市场“安静”了数月之后,“投石现象”又卷土重来。
为确保市民、商家的人身安全,1月25日,新民市场管理方已经在市场铁制的天花板下方加盖一层坚韧的防护薄膜,确保石头砸破天花板后,不会落入市场内砸伤商家或者前来买菜的市民。
鉴于“投石者”逐渐“浮出水面”,新民市场负责人希望,职能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做好“投石者”的安抚和处置工作。
记者在走访中,新民市场的多位商家直言,“希望职能部门赶快采取行动。”据悉,部分商家为了“保命”,已经撤离了新民市场的原摊位。
公安部门:将疑似精神病患者送院治疗
石头砸伤人了,新民市场的商家不解,公安机关为什么不抓人?
针对商家的疑问,1月25日,记者在新民市场所在的辖区公安部门了解到,经过对多起“砸石”事件的跟踪调查,公安机关已经基本锁定“投石者”是新民市场附近某楼房的居民。由于该居民是疑似精神病患者,根据相关治安管理条例规定,精神病患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不予处罚。此外,在嫌疑人投石时,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因而公安机关无法实施抓捕。
针对已经延续了多年的新民市场“砸石”“老大难”问题,辖区公安部门已经联合社区做好了精神病患者的普查、登记、管控工作,并让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签订了责任书,民警每天会定时向精神病患者的家属了解其现状,叮嘱精神病患者的家属严加看管。
此外,鉴于疑似“投石者”的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家人无力将其送院治疗,辖区公安部门已经上报相关部门,尽快将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送院治疗和管理。
记者 梁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