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接大西南的交通动脉,在每年春运期间,梧州建成区承受着沉重的交通压力。不过,记者采访今年春运交通情况时发现,在节前春运客流、车流最高峰期,途经梧封一级公路、岑溪至罗定二级公路等国道的外地车辆大为减少,大都改走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建成区的交通压力缓解了许多。
近几天,记者多次来到梧州东出口收费站,看到途经收费站的车辆虽然比平时有所增加,但明显没有去年的车流量多。收费通道全部打开,排队通行的车辆最多不超过四辆。而途经的车辆,以小汽车、微型车为主,少见大客车。与相对冷清的机动车道相比,摩托车专用道显得格外忙碌,等待通过的摩托车排起了长龙。
东出口收费站负责人李世美说,今年春运以来,途经该收费站的车辆与去年相比大大减少。1月28日这天,已是农历年廿五,通过收费站的货车、客车、小汽车等约5000辆次,比去年同期减少超过2000辆次。据分析主要原因是广西连接广东的南宁至广州、桂林至广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过境的各种类型车辆都选择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避开路况相对较差的国道、省道,以减少运输时间和降低事故发生率。
“收费站车辆通过量减少,还因为我市运输企业发往广东的部分车辆、所有加班车都改走高速公路了。”李世美说,随着梧州至广州、南宁、桂林高速公路,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特别是梧州至广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通过东出口收费站的车辆数量就减少了。
与略显冷清的梧封一级公路相比,通过国道324线岑溪段的车辆情况基本一样,过境车辆数量减少三分之二左右。
记者在南梧高速公路梧州段看到,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车流量比平时明显增多,通行车辆一辆接着一辆。南梧高速公路苍梧收费站和桂梧高速公路平浪收费站,车流量也明显比平时增多,有时还出现多辆车等候缴费的现象。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认为,东出口收费站等车流量减少的原因,除了我市连接外部的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周边城市的交通环境也变好了,如贺州至广州高速公路去年贯通后,不少湖南、贵州的过境车辆都改走贺州至广州高速公路。未来几年,随着我市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国道、省道的车辆的通过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有效地减少建成区的交通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