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欧蕾蕾)为了方便市民春节购物,经有关部门调研决定,蝶山一路至下三云路段在春节前暂时允许摊贩进行有序摆卖。昨日,记者再次“探访”了这条街道,发现在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下,街道内摆卖秩序井然。在销售秩序良好的情况下,有市民和摊贩提议,把允许临时摆卖的位置固定下来,给予大家更多的方便。
销售秩序良好
自从被允许在春节前暂时摆卖年货后,蝶山一路至下三云路段每天都能吸引众多的摊贩来此摆摊。昨日中午,摊贩摆卖进入了高峰期,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此路段内的摊位就超过60个。而销售对联、过年挂饰的摊位数量明显多于前几天。有的商家拉起绳子,把对联悬挂出来,以供市民选购。
摊档的数量多,摆卖的秩序依然较好。记者观察发现,大部分的摊贩都能集中在单边依次摆卖,不仅节省了空间,摊位的秩序也得到了保证。此外,因为此路段的人行道面积较大,摊位集中在单边摆卖,行人道上还能空余出充足的空间以供走动,没有给路人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一些主要的巷道出入口,摊贩也进行规范的摆卖,没有出现堵塞出入口的情况。
价格优惠受欢迎
一些摊贩曾表示,这样摆卖节省了成本,年货零售价格自然也会有所降低。当天,记者也采访了一些来此购买物品的市民,他们也表示,低廉的价格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市民冯莲带着自己的孙子来购买利是封、挂饰等应节物品。她告诉记者,相比商店的价格,这里的利是封普遍都是一元一包,有的一元还能买到两包,对于市民而言,是一个省钱的好地方。冯莲说:“如果市内能多几条这样的允许摊贩摆卖的街道,市民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那就最好了。”
除了市民希望能规划允许摆卖的街道外,对这个问题最为关注的就是摊贩们。“最希望的当然就是‘临时’可以改为‘固定’摊档。”一个销售小商品的摊贩对记者说。该名摊贩表示,自己销售的是一些头花、发卡的小商品,每件盈利很低,几乎不可能去租铺子销售。以前没有允许摊贩摆卖的时候,她也只能“左闪右躲”,哪里没有城监就去哪里。而现在这条街暂时允许摆卖,这几天她就固定在这里摆摊,生意和收入渐渐稳定下来。
记者手记
多赢的局面
欧蕾蕾
把蝶山一路至下三云沿段定为暂时允许摊贩有序摆卖的地方,初衷是为了应对春节前较大的购物、销售需求。目前看来,有关部门运用“管理”代替“驱赶”的创新模式,市民买到了便宜的商品,摊贩也有了固定的摊档;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管理效果必然大大提升。这似乎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规划夜市街、小摊贩摆卖街一直是对整治占道经营的一种期盼。现在蝶山一路至下三云路段“试水”初见成效,如何借鉴经验,并用成功的经验指导以后类似的工作,是值得相关部门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