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高云)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亲戚、朋友间互相表达祝福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记者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贺岁方式已蔚然成风,登门拜年、写信拜年逐渐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视频等低碳的贺年方式取代,给拜年增添更多乐趣,而微博拜年更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拜年方式。
信息化贺岁便捷
“都说兔子跑得快,那就得提前给您拜年,预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前兔无量,大展宏兔!” 从大年三十开始市民陈敏妮小姐的手机就开始嘟嘟响,不停地收到来自四面八方亲朋好友的新年祝福短信,不少逗趣的拜年短信令陈小姐会心一笑,觉得心里暖暖的。截至年初五,她共收到近百条拜年短信,而自己也通过手机短信给外地的亲朋一一拜年。
除了发短信,QQ群和视频的拜年方式也受到市民的青睐。来自湖南的梁杰明虽然今年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回家过年了,但是并没有忘记给家乡的亲朋好友送祝福。除夕夜当晚,他来到市区的网吧里,通过自己的同学群和朋友群发送了祝福信息。另外,梁先生还特地通过视频给自己的父母拜了年,“在视频中看到父母的笑容,即使身处外地也觉得很亲近。”梁杰明说,现在,每逢过节不能回家时,就通过这种方式与亲友们联系。
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一些网吧里,不少来自外地的打工者正通过网络拜年,视频拜年的方式与亲友温馨团聚。
微博拜年更新潮
春节期间,记者在腾讯、新浪、搜狐等网站的微博上看到,以“祝福新年”为主题的微博比比皆是。而在新浪微博上,拜年、红包、烟花等成为一周微博热门话题。无论是名人、草根,还是各单位、政府部门都纷纷通过微博向“粉丝”送去新年的祝福。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谨向一年来对梧州发展寄予厚望、倾注心血的网民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祝福!”中共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勇的一席话被织成“围脖”,让众多梧州市民一上微博便零距离地接到刘书记的兔年祝福。
“以往过年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拜年时,经常会遇到网络‘塞车’,电话打不出去,短信又无法收到或者延迟发送。”于是,家住世纪新城的刘美莹小姐在除夕夜就忙着“织围脖”,让好友们一上微博就可以看到兔年的祝福。“现在简单了,大家流行‘织围脖’,我发新年祝福的微博,朋友们都可以看得到。”对此,她赞不绝口:“微博不仅速度快,而且经济实惠。网络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能一起互动送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