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宁)2月24日,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分别召开整治三轮车的新闻通气会,邀请梧州媒体和网友代表参加,介绍《关于整治梧州市城区交通秩序的通告》有关情况。
查处对象:
非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专用车、三轮车
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
乱闯红灯
摩托车司乘人员不佩戴头盔和超载
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或拼装的机动二轮摩托车或三轮车
三轮车违法现象禁而不止
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公布的数据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有三轮车1200辆,其中人力三轮车107辆,占9%;非法改装的燃油及电动三轮车513辆,占41%;残疾车及正三轮车(仿残疾车)580辆,占50%。
从上述情况看,以机械燃油及充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占91%。由市非机动车登记备案并发放人力三轮车管理编号的三轮车共154辆,占三轮车13%。而持残疾证驾驶三轮车的下肢残疾人不到总数的1%,其余均为正常人驾驶。
“大部分非法营运的三轮车为无牌无证,未经检测,没有保险,驾驶人未经过任何培训,无机构集中管理。驾驶人和乘车人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根本没有赔偿能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李子郁说,市内三轮车违规行为严重影响梧州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大部分非法营运三轮车存在占用机动车道、乱停候客、闯禁区、闯红灯、超速、超载、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对市民出行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对其拥堵交通等现象,市民普遍的意见较大。虽然交警部门也采取严管措施,但三轮车违章行驶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残疾车”只能代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经市政府同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三轮车(包括机动三轮车、非机动三轮车、非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等)在国道321线(不含321线)、梧州市警察学校转盘至站前大道转盘、西江大桥南岸转盘、云龙大桥转盘以内区域城区道路行驶,禁止驶入路口设置三轮车全天候禁止驶入交通标志的区域和路段。
据了解,集中整治行动从3月到9月,由市政管理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残联、市工商、市质监等多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工作队,在城区禁行区域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卡点,开展巡逻检查,对要进入禁行街道或区域的非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专用车、三轮车强行驶入禁行路段或区域,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和乱闯红灯,摩托车司乘人员不佩戴头盔和超载,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或拼装的机动二轮摩托车或三轮车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副支队长何国辉介绍,由于三轮车的历史问题由来已久,本次整治对登记在册、获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和营运资格的154辆人力三轮车,以及持残疾证驾驶三轮车下肢残疾人可以行驶,但残疾人驾驶的车辆只能用于自己出行,不能用于营运。
据了解,本次整治涉及多个部门,市政府对各自部门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自职责。对于三轮车车主比较关心的就业问题,梧州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对符合条件并有就业愿望的三轮车、残疾人三轮车从业人员就业培训及就业援助。
规范出租车营运
“目前,梧州市登记在册的出租车数量为745辆,其中市区500辆,其他245辆为三县一市车辆,市内共有8家出租车公司,一个出租车协会。出租车采取车主挂靠出租车公司自负盈亏的方式进行经营。”梧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运输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陈海泉介绍,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管理出租车专门的法律法规,梧州市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出租汽车实施行业管理。
“本次整治将打击出租车违规经营和无营业运输许可证机动车非法营运行为,查处出租车不使用计价器运营、拒载和异地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采用GPS等设备对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实施监控。”梧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运输管理处主任许武雄介绍,力争在今年4月统一安装车载系统,提高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