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对于在梧州市区开车的人来说,这一感受正越来越强烈。而事实上,这已不仅是驾车人士的感受,更是城市管理中日见紧迫的新课题。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设施不足,将大量的停车压力引到公共道路上,挤压了路面通行能力,使道路交通安全秩序面临更大考验。
公共停车场被挪作他用
据公安交警部门统计,目前梧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出40万辆。在市区,汽车保有量已将近2万辆,今年以来平均每天新增的数量达到86辆。
近年来,在招商引资和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带动下,外地来梧车辆也在与日俱增。有关数据显示,每到周末及节假日,从周边县市和广东各地进入梧州市区的车辆就成倍增加。
然而,我市现有公共停车场不到十个,而且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停车场,停车压力非常大。各大商场如梦之岛、太阳广场、南城百货、国泰等均配建有停车场,但停车位大多只有50~80个,一到周末及节假日就车满为患。今年春节期间,鸳江丽港可容纳150辆车的外滩停车场都不够用。
交警部门有关人员表示,不少商场、酒店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停车场(库)配建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规定标准,有的将停车场面积减少、挪作他用,有的压根就没有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普遍不足。
小区配建不足致车位紧缺
我市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明确,自2005年6月以后规划建设的小区,要按照每户业主0.3个车位的标准来配建停车设施。不过据有关部门调查,部分小区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建设。
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表示,不少开发商当初建造楼盘时,对小区的停车场配建或估计不足,造成停车位供不应求。如恒祥小区现有住户1145家,汽车停车位只有197个。由于停车场无位可停,不少人只好将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挤占了市政公共道路资源。
停放在路边过夜的车辆容易被盗,车辆失窃时有发生。住在山水华庭的杨先生感叹,现在真是买车容易停车难,他每天晚上都要和其他车主争抢一个位置不那么偏、安全系数稍高一些的路边停车位。
小区车位少,价格就高,这也是造成小区停车难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小区停车位的价格不断攀升,一个车库普遍涨到十多万元,让部分住户望而却步。
路边停车只是权宜之策
为缓解停车难,市政和公安交警部门在各个路段划出了大量的路边停车位。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其实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城市停车场各类泊位比例应为配建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泊位:路边停车泊位=13:6:1。我市目前大比例的路边停车位只是权宜之策,长此以往很容易挤压到道路通行能力,带来巨大交通安全隐患。
记者观察发现,路边停车引起的交通混乱和堵塞,以及违规现象已经有所显现。部分车主为了贪图方便和免交停车费,将路边的免费停车位当成自己的专用车位,长期“霸占”。新兴路、蝶山路、西江路、文化路等主要路段的路边停车位从上午9时开始就基本停满了,不少车主都是在附近工作和居住的。
中午和晚上上下班、吃饭时间,车辆大增的时候,在上述路段尤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和堵塞。这时候抢不到车位的车主没办法,只好将车停在黄线外,形成乱停车现象。因此被交警处罚的黄女士无奈地说,她也是“被迫违章”。
河东将建大型自动化停车场
对于停车难问题,市民各有说法。有市民希望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设立更多的临时停车位,缓解停车压力。也有市民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开发商和城市规划要有远见,对停车场和停车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年来多次聚焦停车难问题,提出我市应统筹考虑、长远谋划,将停车问题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范围,努力做到凡涉及群众能够到达的公共活动场所都应当修建供社会车辆停放的场地。
有关人士建议,对车辆的停放实施统筹收费,且路外停车场比路内停车点的收费便宜,将大量的车辆引入地下停车场、公用停车场,以缓解路内停车压力,提高道路通行力。
市住建委最近拟出了关于我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车辆停放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共停车场和小区配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住建委规划管理科科长黄坚表示,我市正计划在河东建一个汽车停放量不少于300辆的大型机械式自动化停车场,目前设计方案已定;河西公共停车场点的规划也将逐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