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黄宁)随着整治城区交通秩序的深入,人力三轮车也受到市民的关注。事实上,在非法三轮车的冲击下,市内经过登记的154辆人力三轮车车夫目前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记者采访了部分目前仍在踩人力三轮车的车主,他们支持对人力三轮车进行规范管理。
非法三轮车抢生意
人力三轮车夫多为国企下岗职工。原自治区百货站下岗职工谢师傅仍随身携带着市非机动车服务站颁发的上岗证,上面有效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自1997年下岗后,谢师傅一直靠踩人力三轮车为生,家里有五口人,除了父母有退休金外,其他三人都没有正式工作。
“从2005年起,市内涌现了不少非法的三轮车和残疾人三轮车参与运营,这些车辆装置了马达,所有路段都能行驶,而且速度比人力三轮车要快很多。” 谢师傅说,人力三轮车车重五十公斤左右,如果搭载两个乘客,营运区域就会受到限制,例如搭载乘客之后根本上不了鸳江大桥。“由于人力三轮车速度与普通行人行走的速度大致相同,遇到陡坡,我就得下车来推车,不少乘客看到此情形,还会下来帮忙推车。”
同样取得人力三轮车上岗证的原航运局下岗职工劳师傅介绍,由于人力三轮车斗不过装配马达的三轮车,他们之前也被迫装配电瓶装置。在本次整治开始后,他们把电瓶装置拆掉,恢复人力三轮车原样。
呼吁规范管理
“如果政府取缔非法三轮车后,人力三轮车收入应该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劳师傅称自己在目前众多非法三轮车冲击下,他都是白天出来运营,每天收入20多元,每月收入也就六百多元。
这些人力三轮车车主反映,不少市民仍是通过三轮车出行,河东不少小巷运货进出,也得通过三轮车。人力三轮车的客源主要为出行不便的老人、小孩和部分外地游客,分布在菜市、医院、学校和商场周边,他们的搭乘距离多在三公里范围之内。
梧州安捷联运公司经理、市非机动车服务站站长林汉瑞在之前曾呼吁规范人力三轮车管理,由市非机动车服务站统一回收车辆所有权,在不增加原来人力三轮车车主支出的情况下,改装后再租赁给困难职工。
对此,劳师傅表示支持,他说,最初人力三轮车运营都秩序较好,有专门停车位,一些主要线路也曾经禁止三轮车通行。“我也支持交通整治工作,取缔非法运营三轮车,然后规范人力三轮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