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近段时间以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学党史办实事”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重点工作当中。不断创新形式,将社保经办服务与大数据共享结合起来,继续扩大“无感认证”信息资源范围,提高社保待遇认证的免办服务比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面对当前高龄人员日益增多的现象,市社保中心通过学习创新工作思路,将关爱老年人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针对“领取待遇资格认证”这种需要“亲自办”但部分退休人员因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到场办理的情况,推出提供“上门办”服务。3月23日,该中心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市福利院和长洲区寿星颐养院,为老年人提供退休人员资格认证服务,并解答他们关于资格认证时间、基本养老金调整等热点问题。 目前,退休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的方式除了现场认证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刷脸”认证,但是部分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每年认证成为他们担心的一件事。市社保中心专门针对此类“涉老”高频服务事项,不断拓展服务渠道、优化经办流程,提出了“无感认证”、上门服务等多项适老化服务措施。积极与医保、交通、邮政等部门对接,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老年人住院就医、交通出行和邮政寄递等实名认证信息,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确定领取待遇人员的活动轨迹,在后台为其补充认证记录,退休人员无需手工认证,实现“寓认证于无形”。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无感认证”的退休人员已有600多名。 接下来,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把“上门认证”作为关爱老年人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持续推进,并持续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难题,切切实实打通资格认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