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理平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正如《文选》中指出的,“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有着“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到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文选》中关于开放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双循环闯出开放新路径指明了方向。
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和RCEP生效实施,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越发紧密,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增强。作为广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已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据广西外贸的半壁江山。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致力于达成高水平的规则和标准互融互通,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广西服务双循环的重要契机。应以学习《文选》为切入点,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合作新路径,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这既是广西以制度型开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选动作,也是广西以战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自选动作,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伟力。
中国经济无论成长到什么阶段,都要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和搏击。《文选》蕴含着高瞻远瞩的理论智慧,饱含着务实可行的实践要求,是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同东盟各国互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指南针”与“方法论”。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牵引带动作用,从雅万高铁的钢铁长龙串联起印尼交通命脉,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标准“走出去”,到中马“两国双园”构建起优势互补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再到新加坡数字枢纽与南宁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形成“数字协同创新体”,催生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创新、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这种开放不是单向的要素流动,而是通过建立跨境产业链协同机制,实现“中国研发+东盟制造+全球服务”,实施“链主企业+配套企业”集群式发展,变物流通道为产业融合走廊,让双循环的齿轮咬合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能。通过提升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便利化水平,让广西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推进重点、找准主攻方向。当前,广西已建立了覆盖交通、贸易等40多个领域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通过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升级发展,激发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系列开放型园区平台潜能,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落地开花。这既是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更是服务双循环、闯出开放新路径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学好用活《文选》中的理论和智慧,在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善于提纲挈领抓住“牛鼻子”,既要有战略指向和战略决断,又要有“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政策策略。围绕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探索更多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形成既谋全局又谋一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战略格局,在开放发展的赛道上,把握战略主动权、赢得战略制高点,闯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开放新路径,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新篇章注入更多的“广西元素”。 (据《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