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芳兰
在文化繁荣发展时代背景下,梧州构建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被赋予了更大的期望和更新的内涵,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营造宣传氛围,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谱写岭南文化新篇章。
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梧州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体设施提档升级,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以及强化城乡统筹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它们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此外,还要加强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增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持续建设示范性旅游厕所,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进入通达性和便捷性,完善旅游绿道体系。
要强化政府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多层次、全方位、跨视角开展宣传活动。要提高包装营销策略、着力塑造美丽梧州形象,如邀请梧州地方名人做形象大使,增强宣传效应;积极争取国内知名综艺、影片在梧州取景拍摄;借鉴各地旅游发展先进经验,邀请自媒体团队深入梧州,开展直播宣传,不断擦亮梧州文化品牌。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城市文化展,不定期举办精品旅游路线促销活动,扩大梧州影响力。鼓励市内旅行社到梧州周边城市重点客源地“引客入市”,打造“周末旅游”“茶园小镇游”“岭南精品游”“岭南味道”等精品周末旅游路线,主打短时高效旅游,让周边游客了解梧州,扩大梧州地缘辐射力,切实提振梧州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信心。
要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打造梧州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感。在梧州文旅产业融合项目中,要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多种高新技术应用丰富游客体验,增强游客参与度。同时,借助动漫、绘画等新颖方式,对文旅产业资源进行重组配置,开发、完善游客端多载体旅游公共服务应用功能,提高其展示的舞台化、生活化、场景化。
要积极引进、留住、用好各类人才,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着力引进学术造诣深厚、专业技术水平高、创作与表演能力出众的领军人才及专家学者,打造梧州文化领军建设的智囊团。要搭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努力改善文化产业人才的工作待遇与环境,力争在服务管理、人才引进及硬件设施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文化行业的发展水平,用心用情留好、用好各类人才。同时,也要进一步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具备岭南特色的文化传承人,建议在梧州高等院校设立与岭南特色文化相关的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进行发展,依托地方文化产业,培养紧缺的文化人才。通过将岭南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引入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岭南文化的研究,促进更多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与研究岭南文化,为文化产业持续输送人才。